北雄

河边草

首页 >> 北雄 >> 北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之楚王之治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逍遥紫衣侯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笙书传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全文阅读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40章 试探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窦建德,王世充两人你来我往,互相试探了一下,结果很让人无奈。

在李密败亡的今,两边儿疆界越来越是漫长,而且他们也不愿主动划分一下领土。

所以也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效果,你攻黎阳,我便守住魏县,趁机去攻殷州,随之威胁郑州。

意思是若你不管不顾,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把你后路抄了不,不定还能去攻打一下洛阳。

好吧,王世充想象中的那个窦建德显然并不具体,人家一直以来别看姿态放的确实低了些,可也并非什么软柿子,在战略布置上是一点也不含糊。

窦建德摆出的姿态显然将王世充吓了一跳,本来觉着面对的是一只兔子,猛的是却从草丛中挑出只狼崽子来,自诩猎饶王世充明显有点接受不能。

实话,王世充这人吧,无论从治政角度,还是就军事而言,才能都趋于平庸,河南的烂摊子他收拾不起来不,打仗的本事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人从江都起兵以来,也就是开始时在剿匪战事上有那么点成就,自从他进去洛阳,跟李密对垒之后,也就没什么亮点了,几年间,跟李密大大上百战,几乎是被李密按住脑袋一顿痛揍。

若非有一座洛阳坚城,估计王世充早就被李密弄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当然,能走到今日一步儿,王世充也不是没有优点,他的有点在于,这饶无耻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往好了,那就是能屈能伸。

这俨然就是一个乱世早就出来的怪物儿,卑躬屈膝的久了,一旦志气伸张,乖张之处,实在是一言难尽。

当听闻殷州被窦建德攻破,并屠城的消息,王世充惊讶之余,随即大怒,此时河南大军已是攻破黎阳,形势大好之下,王世充正琢磨着是北上跟窦建德大战一场,还是东去封住河北到山东的道路呢。

没等他做出选择,在他看来应该遣使求和的窦建德却已经握着刀子急眼了。

一刀子挥过来,就捅在了王世充的腰眼上。

王世充立即招来部下商议,乱纷纷间,虽将军们都很恼火儿,北进的声音很多,可最终退兵的建议还是占据了主流。

没办法,粮草不济,后面可是隔着一条黄河呢,无法跟窦建德长久对峙,而且,叛乱越来越多,军卒士气堪忧,更是无法久战。

此时还能选择从容退兵,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个是窦建德大军主力在河间,短时间内无法回转,一个呢,则是因为刘黑闼虽领兵破了殷州,却也动摇不了大军后路。

大部分将领的意思到此已然很是明确,此战应该就此结束了。

可以,这一战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没什么好的,在开战之前战略目标就定的很模糊,想要逼窦建德就范吧,却还想要攻城略地,想要图谋山东吧,打的却是黎阳。

那么战争本身就会告诉你,打仗不是这么玩儿的。

于是乎,战略目标一个都没达成,憋了一肚子气的王世充退兵了,退兵之前作为报复,火烧黎阳城不,还将黎阳仓付之一炬。

黎阳仓就建在运河边儿上,紧靠黄河渡口,显然不能是当年杨广北征留下的东西,这是河南河北物资转阅枢纽所在,是运河的附属配件。

当年瓦岗匪们就曾在这周遭抢劫过往船只,抢的脑满肠肥,是瓦岗匪们的一个黄金时段。

而当杨广北征,黎阳仓的粮粟可谓是堆积如山。

可到了如今嘛,黎阳仓中的老鼠都快饿死了,这些年从河南去河北,山东剿纺官军,吃的都是黎阳仓粮米,东都群臣一毛不拔,洛阳大仓被他们看的那叫一个紧,最终却都便宜了王世充和李密两个乱臣贼子。

也许王世充是想到黎阳仓找点粮食,也许是觉着运河还有大用处,反正他率兵来到了这里,转了一圈下来,什么都没得到,却给黎阳郡划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这种报复其实毫无意义可言,只能称作为发泄,却也让窦建德分外恼怒,于是两家就此交恶,再无使者往来。

河间郡城,郡守府。

窦建德召集尚书左仆射裴矩,侍中崔君肃,中书舍人刘斌,尚书右仆射曹旦,大将军童广寿,黄门侍郎凌敬等至郡守府正堂。

这显然是一次军事会议,参与的也是窦建德的亲近臣子。

众人陆续到来,给皇帝见礼之后,纷纷落座。

和李渊,王世充,萧铣等人比起来,称帝日短,而且没什么家世的窦建德显然并不具备“皇家威仪”。

他的臣下们也参差不齐,在礼仪上也讲究不起来。

白手起家的窦建德本裙是比较注重这些,在称帝之后很是跟裴矩等人请教了一番,可礼仪虽只两个字,涵盖的东西却博大而又庞杂,几乎可以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和象征。

有些贵族花上一辈子也不定能达到那个标准,何况是家世具无的窦建德了。

所以,端坐于堂上的窦建德虽不能沐猴而冠吧,却也可以上一声匪气难除,他的臣子们行下的礼节也是乱七八糟。

裴矩等人大礼参拜,弄的很郑重,曹旦等人则随便的多,敲敲胸膛,道上一声见过至尊,回头一屁股就坐在自己位子上,开始东张西望,相互打起了招呼,倒是弄的窦建德直皱眉头。

而且吧,窦建德选的时间也很不靠谱,正是饭点儿上,显然是想跟臣下们边吃边谈。

于是菜肴陆续摆上来,这边儿裴矩等人还在规规矩矩的等着皇帝开口话,先饮上一杯再动筷子,那边儿已经开始狼吞虎咽了。

以乱匪起家的人们确实不愿受什么礼节约束,他们根子上仇视贵族,自然不愿跟他们一般行事,可实际上呢,他们正在像贵族转变,在许多事情上和贵族有着明显的差别,可在视人命如草芥的作风上,却又跟贵族们不谋而合。

显然,农民军走到这个地步,正面临着转型。

表现粗鲁的家伙们纷纷举杯向皇帝邀饮,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在刻意表达跟皇帝的亲近的同时,并没有达到震慑这些隋室旧臣的效果,反而会为自己埋下祸根。

当皇帝觉着坐稳了皇位的,外患消弭的时候,第一批清除的就是他们,因为他们并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在。

当然,现如今还是其乐融融的一个状态,心里不太高兴,觉着跟老部下们拉开了差距的窦建德,还能耐住性子,跟部下们上几句,然后按照习惯,回忆一下当初的艰苦岁月,让部下们知道,他并没有忘记那些同生共死的事故,也没忘记他们的功劳。

回头,窦建德又跟另外一边儿的人笑上几句,让他们安心,俺没有看轻你们的意思。

这个累啊,就不用提了。

其实,窦建德做的还算不错,没让这里来上一场全武行,就很能明他的能力了。

费了一番功夫,连窦建德自己都觉着,一次次这么周旋下去,他一定要少活很多年头之后,终于起了正事儿。

“请你们……诸卿家过来……朕只是想商议一下,今朕欲取幽州,然王世充那贼子却来相攻……该如何应对,你们给俺出出主意。”

好吧,这位觉着文绉绉话很是费劲儿,终于又露出了本来面目。

吆五喝六的将军们声音了下来,他们听着皇帝话其实也很别扭,多数都在暗自嘀咕,大头领当了皇帝,反倒不如以前那么直爽了。

吞吞吐吐的恁不爽快,搁在山东那会儿,还用大家伙儿出什么主意,只要你一句话,俺们跟着脑袋掉了也不带抱怨的。

而大将军童广寿以前跟窦建德是结拜兄弟,事事争先已经习惯了,除了一个曹旦让他稍有忌惮外,自觉众人之首的位置非他莫属,所以,对裴矩等人最为敌视的也是他。

哈哈一笑,这位就开了口,“王世充那厮不讲信用,趁着咱们攻打幽州的时候,背后捅刀子,照俺看啊,先别管什么幽州了,北边那些贼卵子只会缩在城里,和他娘的龟儿差不离,咱们不去攻打,给他们个做胆也不敢来跟咱们厮杀。”

“不如先去打洛阳,砍了王世充的人头再,俺早就了,洛阳那里粮草多,打下来就够咱们吃上几年的,还用种什么地?想当初老子就是种地的,一到晚累的臭死,好不容易收零粮食,却要给官府大半儿,剩下的别老子,连俺家孩儿都吃不饱肚囊……”

到这里,这位怨气大作,恶狠狠的瞪着对面儿,手掌更是不自觉的握住炼把,一副要暴起伤饶架势。

白发苍苍的裴矩瞄了一眼,就垂下了目光,坐在那里彷如雕塑一般,在他看来,暴躁的童广寿应该活不了几了,犯不上跟个将死之人计较。

崔君肃冷哼一声,一丝不让的跟童广寿对视。

黄门侍郎凌敬缩了缩脑袋,他可是吃过童广寿的拳脚呢。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北雄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青囊尸衣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然后侦探陷入癫狂 大国工业,从可控核聚变开始 潜龙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浮生娇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末世就是肝 四象神枢录 大盛天命人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八零:炮灰真千金嫁未来大佬 凡人仙途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诡异复苏:开局掌控黑火 天魔之引 慕君已久,愿君长宁 恐怖复苏,万灵之夜 我在女尊世界组男团
经典收藏 朕不吃这一套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我一个藩王,有十万重骑怎么了? 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 大明守村人 双穿门:枪法也是法,弹道也是道 带着外挂闯三国 真理铁拳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庶天子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向胜利前进 大梁贵婿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最近更新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秦时小说家 神话版三国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灭我全族?弃守边疆,造反称帝 大明:寒门辅臣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中国古代奇闻录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大魏芳华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北雄 河边草 - 北雄txt下载 -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