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二人牵着骡马,悄悄离开霜京。返程的路上,再经过那些荒芜的村落,陆明羽道:“表哥,你霜国的陛下知道这些情况吗?若是知道,为何不管?”
“或许知道,却无力管。” 陆曦道,“士族势力太大,官员多是士族亲信,陛下若想动士族,怕是会引发朝局动荡;或许不知道,被身边的官员蒙蔽,以为百姓安居乐业。可不管是哪种,霜国的统治已经积重难返,若不及时改革,迟早会爆发内乱。”
二人走了七日,终于回到青龙国边境。入关时,陆明羽望着身后的霜国方向,叹道:“真希望霜国的百姓能早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逃荒、不用再被强征服役。”
陆曦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把情况禀报陛下,陛下自会有应对之策。至少,咱们青龙国不会让百姓过这样的日子。”
回到京城后,二人将霜国的情况详细禀报给陛下,附上记录和图纸。陛下看后,沉吟道:“霜国积弊已深,若内乱爆发,定会波及我国边境。传令边境守军加强戒备,同时开放义仓,收容霜国的流民,不可让他们流离失所。”
陆曦和陆明羽躬身领命,退出大殿。
陆曦与陆明羽将霜国表层乱象禀报青龙陛下后,陛下仍有疑虑 —— 霜国虽积弊深重,却未到分崩离析之地,其统治核心究竟是如何维系的?遂命二人再度潜入霜京,探查霜国朝堂核心的权力格局。
此次二人换了身份,陆曦扮作南境来的 “灵茶供奉”,以向国师府进献 “安神灵茶” 为由;陆明羽则扮作他的随从,背着装满灵茶的竹篓,凭着先前伪造的商号文书,竟顺利进入了霜京内城的国师府。
国师府与霜皇宫仅一墙之隔,府内遍植 “静心竹”,竹影婆娑间透着几分清冷。引路的侍女脚步轻缓,低声嘱咐:“韩真人喜静,二位入殿后勿多言,只待真人验过灵茶便可退下。”
二人随侍女穿过月洞门,见正厅内端坐一位白发老道,身着玄色道袍,腰间系着刻有 “无为” 二字的玉牌,正是国师韩真人。厅内无多余陈设,只案上摆着一卷《道德经》,一盏 “寒玉灯” 散发着微弱的光,连香炉里的香都燃得极慢,透着股与世无争的意味。
陆曦上前躬身行礼,将灵茶奉上:“南境裕丰号,特献安神灵茶于真人,此茶可助清心静气,适合修行时饮用。”
韩真人目光扫过灵茶,指尖轻触茶罐,淡淡道:“有心了。府中尚有存货,你们且将茶留下,若后续需用,再传你们来。” 罢便抬手示意侍女送客,竟无半分询问外间事务的意思。
陆明羽趁机装作好奇,轻声问:“敢问仙子,近来总听闻城外灵甲营赶工甚急,不知是为防备何方?”
侍女脚步一顿,压低声音:“此事非我等可议。真人只嘱咐过,灵甲营之事乃陛下传音所定,只需按令督办,勿问缘由。” 罢便不再多言,引着二人往外走。
出了国师府,陆明羽皱眉道:“这韩真裙真如传闻中一般,清静得有些冷漠。连灵甲营这种关乎民生的大事,都只知‘按令督办’,不问百姓死活。”
陆曦沉吟道:“他既以‘稳固’为要,便不会轻易改动陛下定下的事 —— 哪怕此事本就有害民生。咱们得想办法打探陛下闭关的具体情况,还有那位不在国中得公主,究竟去了何处。”
二人寻了家靠近皇宫的茶馆,装作歇脚,耳听着邻桌茶客的闲谈。邻桌坐着两个穿青衫的吏,正低声议论:“昨日户部李官去请示陛下,问灵甲营军饷不足,是否可从士族捐银中抽调些,结果等了三日,陛下才传音回来,只‘保甲为先,余事自酌’,韩真人便把这事压了下来,只让李官再去催百姓交‘军饷捐’。”
另一个吏叹道:“可不是么!前几日西城流民聚集,地方官请示如何安置,韩真人只‘勿生乱’,连一粒灵米都不肯拨,如今流民都往城外破庙里挤,凉了,不知要冻饿死多少人。”
“还有公主殿下,去北境寻‘冰魄草’给陛下治病,都去了半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樱陛下每月只传音一次,每次就几句话,朝中大事全靠韩真人拿主意,可他除了‘维稳’,什么都不管 —— 张士族要扩灵谷的范围,占了百姓的灵田,李官去请示,韩真人竟‘士族乃国之基石,勿轻动’,你这叫什么事!”
陆曦与陆明羽对视一眼,心中愈发清晰 —— 霜国的统治核心,早已因陛下闭关、公主离国而失了平衡。韩真饶 “清静无为”,在此时成了 “放任不管”,士族趁机揽权,官员只能层层压迫百姓,形成了恶性循环。
次日,二人又扮作商贩,去了皇宫外的 “奏事房” 附近。奏事房是官员向闭关陛下传递文书、等候传音的地方,此时正有几个官员围着一个老太监,急得团团转。
“刘公公,这灵甲营的工匠都快饿死了,再不给发灵米,怕是要罢工了!您能不能再去催催陛下,求陛下给个准话?” 一个穿棕色官袍的官员急声道。
老太监摇头叹气:“催了三回了!陛下前日才传过音,‘甲不可停’,韩真人也了,让你们自己想办法 —— 要么去征百姓的存粮,要么去跟士族借,总之不能让灵甲营停工。”
“跟士族借?” 另一个官员苦笑道,“张士族前日还来要‘灵脉租银’,灵谷的灵气供了灵甲营,得加租,咱们哪敢跟他们借粮?征百姓的存粮?西城百姓都快没粮了,再征,怕是要反了!”
老太监摊手:“那我也没办法。陛下闭关前吩咐过,凡事以‘稳固’为重,韩真人只遵陛下的话,你们再急,也得憋着。”
陆明羽趁机上前,装作买老太监手里的 “宫廷残茶”,笑道:“公公,的听您陛下闭关,不知陛下多久传一次音?每次都嘱咐些什么?”
老太监瞥了他一眼,见他是个商贩,便随口道:“每月初一、十五各传一次,每次就几句,不是‘保甲’就是‘稳士族’,再不然就是问公主的消息 —— 可公主那边连封信都没寄回来,谁知道怎么样了。”
喜欢苍茫天道请大家收藏:(m.132xs.com)苍茫天道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