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勒马立于一处丘之上,冷漠地注视着下方的杀戮。
他没有下令收降,此刻,携带俘虏只会拖慢速度,削弱战力。他要的是最大程度地消灭高句丽的有生力量,摧毁其抵抗意志。
“一个不留!”他淡淡地下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战场。
与此同时,苏定方则发挥其机动优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派出数支百人规模的骑兵队,如同猎犬般四处出击,专门截杀股南撤的高句丽军队,焚毁其来不及带走的粮草堆积点,将恐惧如同瘟疫般散播到高句丽溃军的每一个角落。
当北部边境损兵折将、溃不成军的消息,连同唐军海路送来御寒物资的传闻,如同雪片般飞入平壤时,这座刚刚经历内部血腥清洗的都城,气氛变得更加诡异和窒息。
王宫内,高藏王如同惊弓之鸟。
渊净土等人被族诛的惨状历历在目,宫柱上未曾擦拭干净的血迹仿佛还在散发着腥气。
他整日蜷缩在寝殿深处,连窗外的风声鹤唳都能让他心惊肉跳。
渊盖苏文虽然依旧保持着表面上的君臣礼仪,但每次觐见,那眼神中的冷漠与审视,都让高藏王感到仿佛被毒蛇盯上,不寒而栗。他不再有任何幻想,只剩下无尽的恐惧和悔恨。
朝堂之上,更是噤若寒蝉。
曾经还有些许敢于直言的官员,要么倒在之前的清洗中,要么彻底闭上了嘴巴。
每一次朝会,都像是在举行一场无声的葬礼。官员们低着头,机械地禀报着坏消息——哪里又丢了城池,哪支军队又被击溃,哪里粮草又被焚毁。
而端坐在王座旁,实际掌控一切的渊盖苏文,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偶尔下达几条冰冷的命令。
压抑的气氛并不仅限于王宫和朝堂。平壤城内,物价飞涨,粮食短缺的流言开始蔓延。
虽然渊盖苏文极力弹压,但恐慌的情绪如同无形的瘟疫,在市民和普通军卒中扩散。
那悬挂在城门上、已经开始腐烂的渊净土等饶头颅,不再仅仅是威慑,更像是一种末日将至的预兆。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渊盖苏文展现出了他铁腕和冷酷到底的一面。
他强行推行了更为严苛的战时法令:实行粮食配给制,优先供应军队;
征发城内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参与城防工事修筑;严厉查处任何“动摇军心”、“通敌叛国”的言论和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处决,牵连家族。
这些措施暂时稳定了平壤城摇摇欲坠的秩序,但也将渊盖苏文和普通民众、甚至部分中下层军官的距离拉得更远。怨气在沉默中积累。
与此同时,渊盖苏文也开始为最坏的结局做准备。
他秘密派遣心腹,携带大量金银财宝,经由海路前往倭国,试图联络倭国权贵,寻求可能的退路或外援。
另一方面,他加紧了对其真正核心力量——那支由他一手培养、绝对忠诚的“幢兵”的控制和笼络,赏赐格外丰厚,几乎掏空了本就捉襟见肘的府库。
这种明显区别对待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军队内部的矛盾。
一些非嫡系部队的将领对此深感不满,认为渊盖苏文只是在利用他们当炮灰,为自己和亲信谋后路。
只是迫于渊盖苏文的积威和城外唐军的压力,这种不满暂时还不敢公开表露。
然而,高压之下,必有反弹。
驻守平壤以北最后一道重要关隘——大行城的一位非渊盖苏文嫡系将领,名叫高惠真,在目睹了南撤溃军的惨状,听闻了平壤内部的残酷清洗和日益绝望的局势后,心中的平终于倾斜。
他深知,依靠大行城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挡住携大胜之威、很可能在开春后南下的唐军主力。
继续效忠渊盖苏文,只有死路一条,而且可能还会连累家族。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高惠真秘密派出自己的弟弟,带着他的亲笔信和城防图,冒险穿过唐军和苏定方游骑的封锁线,前往辽东城。
信中,他痛陈渊盖苏文囚禁君王、屠戮忠良、祸国殃民的罪行,表达了自己“心向王化”,愿意归顺大唐,献出大行城,并为王师前导,共讨国贼的意愿。
当这封密信几经周折,送到辽东城李积的案头时,这位沉稳的大唐统帅,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意味深长的笑容。
内斗,已经彻底摧垮了高句丽最后抵抗的脊梁。
平壤,这座高句丽最后的堡垒,从内部崩塌,只剩下时间问题。
御署内,炭火驱散了严寒,也映照着李世民深沉的目光。
他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地图,而是夹杂着户部、工部文牍的辽东山川形势图。
“陛下,高惠真请降,大行城门户洞开,开春之后,我军直抵平壤城下,已无险阻。”
李积禀报时,语气中带着胜券在握的沉稳,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然则,平壤城高池深,渊盖苏文收缩兵力,拥众二十万,粮草据闻尚可支撑半年以上。
且眼下正值最严寒时节,我军若仓促攻城,即便能下,伤亡必巨,恐非上策。”
李世民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点着地图上被唐军控制的广大区域,这些新附之地,城寨残破,人心惶惶,田野荒芜。
“懋功所言,正合朕意。”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超越战场杀伐的深远考量,“刀剑可夺其地,未必能收其心。
若后方不靖,民心不稳,我军南下之时,便是后方烽烟再起之刻。
渊盖苏文坐拥二十万兵马,困兽犹斗,我军即便取胜,亦必是惨胜,徒耗国力。”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署内重臣:“故此,这个冬,我军要做的,并非急于兵临平壤城下,而是要将这已取之辽东之地,真正化为大唐之土,让这数十万高句丽遗民,心向大唐!”
一道道代表着“王道”而非“霸道”的旨意,从辽东城发出,迅速传遍唐军控制的辽东诸城。
…………
喜欢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