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村里人怎么,读了大学长了见识的招娣自是巍然不动,大年三十稳稳当当在原知青点里和妹妹高高兴兴话,一点儿要回去的意思也无。
能在这时候考上大学,人品怎么样暂且不提,光看表面也瞧不出来,学识是实打实有的。
招娣这个大学生一来,原知青点里的孩子们都沸腾了。
纷纷围着她问东问西的,也不是啥深奥的问题,左不过是读大学好不好?真的能吃饱饭吗?这些质朴的问题。
招娣也不觉被冒犯,一一回答了。
早就知道大姐要回来过年,来娣早早做好准备,给大姐打扫了铺位,铺上新棉被,连洗脸盆儿都是新的。
秦老大家如今也就那两口子生活捉襟见肘,来娣和招娣过的其实还行,哪怕不敢大手大脚花钱,日常也不会忍饥挨冻,这就比以前好很多了。
姐妹俩没想过逃避养老责任,诚如大多数社员所,在没有弟弟之前爹娘一心扑在闺女身上,从没断过她们吃喝,这份恩情得记着。
只是养老的责任归养老的责任,谁也不是冤大头,不到该出钱的时候招娣是不会傻乎乎大包大揽的。
现在爹娘正值壮年,村里又包田到户,不再有繁重的工分任务,生活无虞。
虽然秦老大被狼咬伤之后养病许久,体力大不如从前,招娣也没有因此心疼,巴巴儿的把自己牙缝里抠出来的钱交出去。
只是在回来那递给母亲一张大团结过年,之后就再也没管过。
一张大团结,已经不少了。
足够买肉、买油、买零嘴,会过日子的匀一匀还能扯二尺棉布给儿子做身新衣裳。
谁家要凭空多出十块过年钱,做梦都能笑醒,也就林帮娣期望太高才不觉满足。
招娣自打和家里离心以后就不再往外掏钱了,对哭穷的父母一直采取看不见听不见的无视态度。
要不是林帮娣几次托人去信告知她亲爹差点儿被狼咬死,不得今年招娣也是不会回来的。
明知道大半个村子都在看自家的笑话,回来不在爹娘面前尽孝也不和弟弟培养感情,竟然和来娣那个不懂事的妮子混在一起,住进了知青点。
大年三十都不回来,林帮娣气的不行,因为李祖富的威胁她才不敢在村口撒泼,否则早躺地上去了。
眼看中午都过了俩闺女一个回家做饭的意思都没有,她实在忍不住,背起儿子急步赶去知青点。
路上遇到俩意料之外的人,钱大娃和易枝兰。
这两口子回来干啥?林帮娣纳闷,下意识多看了两眼。
这俩人已经被村子赶出去了,瞧那手上大包包拎着的东西,该是来走亲戚的吧?
隔几层的亲戚人家都知道大年三十回来看看,自己的亲闺女,寄予厚望的大学生,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连最基本的孝道都不顾,林帮娣越想越气,赶到知青点时怒火已烧的她两眼通红。
原知青点里如今住着的都是孤儿,大多数是知青回城时被爹娘抛下的可怜孩子。
原本李祖富只想着把他们安排在这里做个过渡,等他们的爹娘回了城安顿下来,不定会回来接。
可惜一晃两三年,孩子们的数量不减反增,现如今这里已是大、溪沟村专门的孤儿安置处了。
按理招娣和来娣是有家的人,住在这里并不合适。
但考虑到秦老大家的复杂关系以及招娣来娣各自的意愿,再加上知青点里也该有个年长些的大姐姐统筹,综合考虑下,李祖富倒是从没往外赶过人。
不仅如此,为了让这群孩子自食其力,有尊严的吃上一口热饭,李祖富分田地、办家庭作坊的时候都没忘记知青点。
在他的有意引导下,如今的知青点和一个真正的大家庭俨然已没什么两样了。
虽孩子们有的聪明;有的蠢笨,有的乖巧;有的叛逆,但毕竟都是受过伤害被抛弃过的孩子,对家庭这个特殊概念还是很依赖的。
因此很怕再次失去家庭的庇佑,算是听来娣的话,从来没惹出过什么乱子。
从李祖富将妇联办公室改成托儿所的举动就可以看出他的超前意识。
别看不过是个的村子,没有爹妈管束的孩子数量众多,常年在三十人左右上下浮动。
放任这些孤儿野蛮生长,将来可能惹出多大的祸事,是完全无法预料的。
李祖富之所以顶着压力分田地、教手艺给这些孩子,也是为了让他们对大溪沟村有一个家的概念,少惹祸,从根儿上杜绝各种麻烦的产生。
寻常人走一步看三步已经算谨慎聪明的,只能李祖富不愧是令人信服的大队长,走一步看五步都是常规操作,让人不服不校
话回来,今是大年三十,早已经把知青点当成了自己家,孩子们不觉得自己比家庭完整的孩子差啥,一样包饺子,一样吃肉,高高兴心。
托大队长的福,知青点现在的主要收入不仅有土地,还有豆腐生意的分红。
平时除非谁生病、受伤,必须得动钱,否则这些渠道来的收入都会被统一存放起来,买粮食和生活必需品时才会用。
大年三十的饺子就是生活必需品。
招娣回来的第一就借了自行车带来娣上公社去采买了一通,白面儿、猪肉买的足够所有人饱吃一顿,很是不少呢。
林帮娣红着眼睛冲进知青点时,招娣和来娣正被一帮孩簇拥着,在炕上熟练的擀面皮儿,捏饺子呢。
这可气坏了林帮娣。
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俩闺女为的是啥?不就是为了她们长大了自己能享享清福吗?
现如今倒好,家里冷锅冷灶,这两个白眼狼有劲儿没处使,不知道孝顺父母也不知道心疼弟弟,倒反罡给外头爹不亲娘不爱的野孩儿包起饺子来了!
喜欢重回七零,不做弃妇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回七零,不做弃妇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