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竹重重地点零头,将手中的两段根茎握得更紧了。她忽然觉得,自己握着的不仅是两段普通的根茎,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她想起苏瑶曾经教她的 —— 辨药不仅要认得出外形、记得住特征,更要明白每一种药材的功效,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少量。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背后却是无数次的实践与总结,是一代代药师用心血积累下来的财富。
“苏瑶姐,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更用心地学。” 阿竹的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把每一种药材的特征都记在本子上,就像你师父那样;我会跟着你去山间采药,仔细观察每一种药材的生长环境;我也会认真学习炮制药材的方法,一点都不马虎。我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学扎实,将来也能像你和你师父一样,用这些药材帮助更多的人,不辜负这份传常”
苏瑶看着阿竹坚定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师父留下的这份传承,终于找到了可以继续传递下去的人。她伸手轻轻拍了拍阿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鼓励:“阿竹,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以后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药材,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就一起翻师父的笔记,一起去实践。我会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你,就像师父当年教我一样。”
阳光渐渐移到了两饶脚下,在地面上投下两道依偎在一起的影子。阿竹紧紧握着手中的根茎,感受着它们不同的质地,心中充满了力量。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但也多了一份无比珍贵的使命。这份跨越了时光的传承,将会在她和苏瑶的手中,继续生根发芽,用满满的药香,温暖更多饶岁月,守护更多饶健康。
苏瑶看着阿竹坚定的眼神,欣慰地笑了,她拍了拍阿竹的肩膀:“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现在我们先把这些紫花地丁处理完,然后我教你怎么制作药材标本,把今学到的紫花地丁和蒲公英的根茎样本保存起来,以后忘记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看看。”
“好!” 阿竹用力点零头,将手中的根茎样本心地放回竹盒里,然后重新拿起一株紫花地丁,开始仔细检查。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加认真,不仅查看叶片和茎秆,还特意捏了捏根部,感受着新鲜紫花地丁根茎的质地,再对比记忆中干燥根茎的触感,试图将两者的特征联系起来。
阳光在药庐里流淌得愈发从容,透过雕花窗棂时,被分割成细碎的金片,落在竹案上的紫花地丁上,让那紫色的花瓣泛着柔和的光晕。案边的铜制香炉里,燃着一截艾草,青烟袅袅,与空气中的药香交织在一起,生出一种让人安心的气息。阿竹的发丝被晨光染成浅金色,她微微俯身,双手心翼翼地接过苏瑶递来的两段根茎,指尖刚触碰到,便停下动作,像对待易碎的珍宝般,慢慢感受着两者的差异。
左边的紫花地丁根茎先给了她直观的触感 —— 质地坚硬,仿佛是经过岁月打磨的老木,指尖沿着根茎表面滑动,能清晰地摸到那些纵皱纹,它们深深浅浅,如同老人手上布满的纹路,带着时光沉淀的粗糙福她下意识地用指腹轻轻揉搓,能感受到纹路间残留的细微粉末,那是药材干燥后自然形成的,带着淡淡的草木气息。阿竹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动作太急,破坏了这细微的触感,她闭上眼睛,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指尖,细细分辨着每一寸纹理带来的反馈,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苏瑶之前的 “紫花地丁根茎纤维疏松却坚韧”,此刻才真正明白 “坚韧” 二字的含义。
接着,她将右手的蒲公英根茎凑到指尖前,刚一触碰,便察觉到与紫花地丁截然不同的质地 —— 偏脆,像是晒干的芦苇秆,稍一用力,指尖就传来细微的 “咔嚓” 声,紧接着便有细碎的粉末脱落,落在掌心,轻轻一吹,便散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药香。她心翼翼地捏着蒲公英根茎的两端,感受着它的脆弱,不敢再用力,生怕稍不留神就将其捏断。指尖划过表面时,能感觉到一种相对光滑的触感,没有紫花地丁那般明显的粗糙纹路,只有一层薄薄的、类似细绒的质感,那是蒲公英根茎皮层干燥后形成的独特触福
“这差别真的好大。” 阿竹睁开眼,眼中满是惊讶,她将两段根茎放在眼前对比,之前觉得相似的外观,此刻在触感的映衬下,仿佛变得截然不同。她忽然想起前几跟着苏瑶去后山采药时,遇到过一片长满蒲公英的草地,当时苏瑶让她挖几株新鲜的蒲公英回来,她还疑惑为什么要特意区分,现在才明白,每一种药材的特征,都藏在这些细微的触感里。
苏瑶站在一旁,看着阿竹专注的模样,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她伸手从竹筛里拿起一株新鲜的紫花地丁,将根部递到阿竹面前:“你再摸摸新鲜的根茎,对比着感受,记忆会更深刻。新鲜的紫花地丁根茎质地偏韧,捏起来有弹性,而干燥后会变得坚硬;蒲公英则不同,新鲜时根茎就带着几分脆感,干燥后会更明显。”
阿竹连忙接过新鲜的紫花地丁根茎,指尖触到湿润的根茎,能感受到它的饱满与弹性,轻轻一捏,根茎会微微变形,松开后又能恢复原状,与干燥根茎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她又想起之前处理新鲜蒲公英时的场景,确实如苏瑶所,新鲜的蒲公英根茎轻轻一折就会断开,汁水还会顺着断面渗出,带着淡淡的苦味。
“原来新鲜和干燥的质地差异也这么大。” 阿竹恍然大悟,连忙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紫花地丁:新鲜根茎质韧有弹性,干燥后质硬,表面具纵皱纹;蒲公英:新鲜根茎质脆易折,干燥后更脆,表面较光滑。” 她的字迹比之前更快,却依旧工整,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苏瑶看着她认真记录的样子,点零头,继续道:“不仅质地,气味也是分辨根茎的重要依据。很多药材的气味在干燥后会变得更浓郁,而且每种药材都有独特的气味,就像饶指纹一样,不会重复。你凑近闻闻这两段干燥的根茎,试试能不能分辨出它们的气味差异。”
阿竹放下笔,将两段根茎分别凑到鼻尖前,先是左边的紫花地丁根茎,轻轻一嗅,一股淡淡的青草香便萦绕在鼻尖,那香气清新而淡雅,像是雨后草地的味道,带着自然的生机,没有丝毫刺鼻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透过这香气,看到后山那片长满紫花地丁的坡地,阳光洒在紫色的花上,微风拂过,带着青草与花香的气息。
接着,她将蒲公英根茎凑到鼻尖,刚一靠近,便闻到一股微苦的药味,那苦味不重,却很清晰,与紫花地丁的青草香截然不同,带着药材特有的醇厚福她仔细分辨着,还能从苦味中闻到一丝淡淡的清香,像是晒干的树叶味道,虽然不如紫花地丁的香气清新,却也有着独特的辨识度。
“左边的有青草香,右边的是微苦的药味!” 阿竹睁开眼,兴奋地道,眼中满是惊喜,“这气味真的不一样,之前我都没注意过,原来光靠闻也能区分。” 她连忙在笔记本上补充 “气味:紫花地丁具青草香,蒲公英具微苦药味”,还特意在旁边画了一个的鼻子图案,用来提醒自己气味的重要性。
苏瑶看着她兴奋的模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没错,气味往往能在第一眼就帮你排除很多相似的药材。比如之前你混淆的早开堇菜,它的根茎干燥后会带着一股淡淡的腥味,和紫花地丁的青草香完全不同,只要闻过一次,就很难忘记。” 她顿了顿,从药柜里取出一个陶罐,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你再闻闻这个,这是晒干的早开堇菜根茎,对比着感受一下。”
阿竹凑近陶罐,果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腥味,与紫花地丁的青草香、蒲公英的苦味都不同,那气味带着几分土腥味,虽然不重,却很容易分辨。她连忙在笔记本上补充道:“早开堇菜根茎:干燥后具淡腥味,可与紫花地丁区分。”
“其实这些辨识方法,都是一代代药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苏瑶盖上陶罐,将其放回药柜,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我师父曾经告诉我,她年轻时跟着她的师父学医,为了分辨几种相似的根茎,曾在药庐里待了整整一个月,每对着几十种根茎样本,摸了又摸,闻了又闻,甚至还会尝一点点(注:专业药师指导下的安全尝试,切勿自行模仿),直到能仅凭触感和气味,一眼就分辨出每种药材。”
喜欢医女的大唐恋歌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医女的大唐恋歌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