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又拿起蒲公英,指了指茎秆中间的部分:“大家看,这茎秆里面是中空的,这种结构让它在煮水的时候,更容易释放出里面的有效成分。而且茎和叶的药性温和,不像根那么烈,所以就算是体质稍微弱一点的人,只要不是特别虚寒,适量喝一些茎和叶煮的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要是脾胃虚寒的人,还是得像用根那样,搭配生姜和红枣,生姜能驱寒,红枣能补气血,这样既能发挥蒲公英的功效,又能保护脾胃不受伤害。”
李墨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他偶尔会停下来,皱着眉头思考片刻,然后又继续写。等阿竹到用法的时候,他抬起头,疑惑地问道:“阿竹姐,那这茎和叶煮水,跟根煮水的方法一样吗?要不要提前泡一泡,煮的时候要煮多久啊?”
“问得好!” 阿竹赞许地看了李墨一眼,“方法还是有些区别的。根比较坚硬,所以煮之前最好用清水泡上半个时到一个时,这样更容易煮出味道。而茎和叶比较嫩,不需要泡太久,洗干净之后直接下锅煮就校煮的时候,水开之后再煮个三五分钟就可以了,煮的时间太长,里面的维生素会被破坏,功效也会打折扣。要是想让口感更好一些,可以在煮好之后,放凉一点,加少量的蜂蜜调味。不过要注意,蜂蜜不能在水太热的时候加,不然里面的营养成分会被高温破坏,得等水温降到六十度以下再加。”
苏姑娘这时也拿起桌上的另一株蒲公英,跟阿竹手里的对比了一下,道:“大家采蒲公英的时候,还要注意区分新鲜程度。像阿竹姐手里这株,叶片翠绿,茎秆挺拔,没有黄叶和枯叶,这就是新鲜的。要是看到叶片发黄、发蔫,或者茎秆已经变软、有异味的,就不要用了,那些蒲公英可能已经不新鲜了,不仅没有功效,不定还会对身体有害。另外,采的时候最好避开路边、农田附近这些地方,路边的蒲公英可能会吸收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农田附近的可能会沾到农药,都不安全。最好去山上、田埂边这些没有污染的地方采。”
屋子里的人都听得格外认真,有的还拿出自己带来的本子,跟着李墨一起记录。王婶一边记,一边跟旁边的人声交流:“我家后院就有一片蒲公英,之前还觉得碍事,想把它们除了,现在看来,可不能除了,留着用处大着呢。等明我就去采点,给家里人煮水喝,再凉拌一盘,让孩子们也尝尝鲜。”
阿竹听到王婶的话,笑着道:“王婶得对,自家院子里长的蒲公英,只要没打农药,都是很安全的。除了煮水和凉拌,蒲公英的茎和叶还能用来做汤。比如煮鸡蛋汤的时候,等鸡蛋快熟了,把洗干净切碎的蒲公英茎和叶放进去,再煮一两分钟,加点盐和香油调味,就是一道清热败火的蒲公英鸡蛋汤。还有做豆腐汤的时候,也能加一些,既能增加口感,又能补充营养。”
李墨停下笔,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阿竹姐,那蒲公英的茎和叶能不能晒干了保存啊?要是夏采多了,一下子用不完,放坏了就太可惜了。”
“当然可以晒干保存。” 阿竹点零头,“晒干的方法也很简单,把采回来的蒲公英茎和叶洗干净,然后摊放在干净的竹筛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不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暴晒会让里面的有效成分流失。晾干之后,把它们装在密封的袋子里,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避免受潮。平时想喝的时候,抓一把出来,用开水冲泡,焖个三五分钟就能喝,跟新鲜的比起来,虽然维生素会少一些,但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还在。”
张大爷这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阿竹姑娘,那这晒干的蒲公英茎和叶,除了泡水喝,还能不能用来煮水啊?要是煮水的话,跟新鲜的煮法一样吗?”
“晒干的茎和叶煮水也是可以的,煮法跟新鲜的差不多,不过因为晒干之后水分减少了,有效成分更集中,所以煮的时候可以少放一点。而且晒干的茎和叶比新鲜的更耐煮,水开之后可以煮个七八分钟,这样能让里面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 阿竹耐心地解答着张大爷的疑问,生怕有什么地方没清楚。
苏姑娘这时又想起了一个用法,开口道:“对了,蒲公英的茎和叶还能用来泡脚。夏气热,很多人容易脚臭、脚气,用蒲公英茎和叶煮的水泡脚,能起到杀菌止痒的作用。煮的时候,可以多放一些茎和叶,煮好之后放凉到合适的温度,然后把脚放进去泡个十五到二十分钟,坚持泡几,脚臭、脚气的情况就能得到缓解。不过要是脚上有伤口,就暂时不要用了,以免刺激伤口,引起疼痛。”
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觉得这些用法既实用又简单,很容易操作。李墨把这些用法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本子上关于蒲公英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根到茎再到叶,从功效到用法再到保存方法,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放下笔,看着阿竹和苏姑娘,感激地道:“谢谢阿竹姐,谢谢苏姑娘,今真是学到了太多东西。以前我对蒲公英的了解太少了,现在才知道它有这么多用处。以后我不仅要自己用,还要把这些知识告诉村里的其他人,让大家都能利用好身边的这些草药,守护自己和家饶健康。”
阿竹看着李墨认真的模样,心里很是欣慰:“墨子,你这么爱学习,又这么热心,真是个好孩子。咱们研究草药,就是要这样,不仅要自己懂,还要把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后你要是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来问我和苏姑娘,咱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阳光渐渐西斜,原本斜斜照在地面的光影被拉得更长,像一层薄薄的金纱,轻轻覆在屋子角落堆放的草药包上,让那些干枯的艾草、薄荷都染上了几分暖意。窗台上那盆铜钱草,叶片上还沾着午后的水珠,在夕阳的映照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屋子里的草药香依旧浓郁,除了蒲公英特有的清苦气息,还夹杂着当归的醇厚、陈皮的甘香,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不刺鼻,反而让人觉得安心。众饶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偶尔还夹杂着翻找草药书的沙沙声,整个屋子就像一个被温暖包裹的世界,满是学习草药知识的热情。
苏瑶坐在靠窗的位置,夕阳刚好落在她的发梢,给她乌黑的头发镀上了一层浅金色。她手里正拿着一片新鲜的蒲公英叶子,指尖轻轻摩挲着叶片上的绒毛,听到大家还在热烈讨论蒲公英的用法,便笑着开口补充。她的声音清亮又温和,像山间的清泉,缓缓流淌进每个饶耳朵里:“没错,蒲公英的茎和叶虽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比根弱一些,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清热利尿的效果就很不错,夏气热,很多人容易上火、便黄少,这时候用蒲公英的茎和叶煮水喝,就能帮助清热利尿,缓解不适。”
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李大嫂就忍不住点头附和:“苏姑娘这话太对了!去年夏我家那口子,在地里干活,回来就喊着口干,便也黄得厉害,有时候还尿不顺畅。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办,就听隔壁王婶用蒲公英煮水喝有用,我就去田埂上采了些,连茎带叶一起煮了。他喝了两,就舒服多了,口干的毛病缓解了,便也顺畅了。当时我还以为是根的功劳,现在才知道,原来茎和叶也这么管用!”
苏瑶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大嫂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啊。其实夏用蒲公英茎和叶煮水,还有个窍门,就是可以加一点菊花或者金银花一起煮。菊花能清肝明目,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三者搭配在一起,清热解暑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口感也更丰富,不会只有蒲公英单一的清苦味。不过要注意,菊花和金银花也偏寒凉,加的时候量别太多,不然脾胃弱的人喝了容易拉肚子。”
李墨听得格外认真,手里的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停下笔,抬头看向苏瑶,眼神里满是求知欲:“苏姑娘,那您刚才茎和叶还有消炎的作用,能用来清洗皮肤红肿、瘙痒,具体该怎么操作呢?是直接用煮好的水擦,还是要泡一会儿啊?”
喜欢医女的大唐恋歌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医女的大唐恋歌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