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东周公子南

首页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逍遥紫衣侯 红楼群芳谱 史前部落生存记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汉末求活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东周公子南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全文阅读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txt下载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3章 会稽往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义......义兴支谱?”戴志高闻所未闻,不过从名字上推断,这应该是琅琊王氏移居义心支系所记的族谱。

且不这种书如何偏门,如果真是家族内部私记的谱牒,那他想看也看不到啊!

他要有去王家看私谱的本事,那还费什么事,直接去建康,管琅琊王氏的宗长们要全宗的总谱,然后按图索骥去查支谱,那就什么都清楚了。还用着自己苦哈哈地搜寻史料、考证推究吗?

王扬本来就是编的。他也不知道在义心王家人修没修什么支谱,反正一口咬定有这么个东西就对了,隔这么远,又是王家内部的家谱,就算想查也不容易吧。若真能把义兴所有王家查个遍,大不了我到时候这是我家自己修的谱或者是前朝的一卷古谱......

不对,要是真能把义兴所有王家都查个遍,那似乎也就用不着用家谱来确定我真假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个谎圆得煞有介事!

王扬俯视戴志高,开口问道:“你知道我先祖王右军第二子是谁吗?”

他微微仰头,眼神中满是轻蔑与傲慢。

戴志高在王扬的气势压迫下,显得愈发局促不安,声音也没了之前的底气:“是......王凝——”

“嗯?”王扬眸光一寒。

戴志高不敢再直呼王扬先人名讳,改称王凝之的字道:“是王叔平。”

“他生有几子?”王扬声音威严。

“这......”

戴志高不能答。

他虽然研究谱牒之学,但却不是琅琊王氏一门的专家,尽管之前为了查核王扬身份,特意做过考证,但据他所知,王凝之和他的几个儿子在孙恩之乱中被杀,既然被杀了就没有后代,那自然不在他查考的范畴内。

可这番心思旁人却不知道。他的支支吾吾落在旁人眼中,不免被怀疑专业水准。

王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屑道:“这都答不出?你研究的什么谱牒?”

戴志高擦汗,犹豫道:“好像有一女,嫁与颍川庾氏。”

王扬冷笑:“我问你儿子,你跟我女儿。罢了,我直接告诉你,生有四子。”

戴志高恍惚间记起零散的信息,马上道:“对,好像是四子。”

他本意是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所知,却不知在他人看来,反倒印证了王扬法的可靠性。

王扬继续做低戴志高的身份:“既然你想起来了,那我再问你,四子是哪四子?”

知道是哪四子!

戴志高双手不自觉地捏着衣角,磕磕绊绊道:

“孙......孙恩之乱,攻破会稽城,王......王叔平大人和几.....和四个儿子都为贼兵所害......”

王扬再次冷笑:“果然是不学无术之徒!你听好了!王公叔平生有四子,长子讳上蕴下之,次子讳上平下之,三子讳上亨下之,四子讳上恩下之,亦是我家先祖......”

王扬为避讳不连读祖名,众人虽听得晕晕乎乎,却越发觉得王扬琅琊王氏的身份不像做伪。

而戴志高额头上则渗出细密的汗珠,与王扬的自信满满形成鲜明对比。

“晋隆安三年十一月甲寅,孙恩破城,叔平公与长子蕴之公、次子平之公、三子亨之公俱殉国!唯我先祖狩猎出城,避过一劫,两日后为贼兵所擒。时晋廷派北府军平叛,孙恩掳男女二十余万口退入海岛,先祖亦在其郑”

王扬语气沉痛,叹了口气,缓缓续道:

“孙恩死后,叛军以卢循为首,卢循喜弈棋,常与先祖对弈,先祖周旋其中,虽不得释,亦不见杀。后桓玄乱起,晋廷无暇南顾,故封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欲得先祖为助,先祖坚辞不受,并借此机劝导卢循归善。”

王扬昂着头,俨然一副以祖辈为荣的表情:

“先祖在贼中久,庇护者众!!前广州刺史吴隐之、文献公(王导)曾孙王诞被释,先祖有力焉!!及宋武帝平卢循,先祖始得北返。时义熙七年春,距会稽城破以来,一十二年矣!”

王扬看向戴志高,语气微带怜悯:

“先祖伤感于会稽旧事,迁于义兴,世代定居。虽与朝士书问不通,但知之者不少!族谱户籍,丹青史传,皆有印证!你不过搜罗了几卷旧谱,居然敢大言不惭地梳理起我琅琊王氏的谱系来!当真是以管窥,无知无畏啊!”

王扬这个故事是早就准备好聊。

故事雏形成于第一次来荆州城的路上。当时被薛队主、王文书所逼,去寿康巷拜访名义上的同宗王泰。

王泰是正宗的琅琊王氏,对王氏宗系不可能不了解,如果不出个经得住推敲的血脉传承,恐怕露馅就在眨眼之间。

所以王扬决定从历史的缝隙中入手,好在六朝史中他最熟的就是晋朝,所以以孙恩之乱中王凝之一家的遭遇为突破口。既然是兵乱离丧嘛,那生生死死,误传谣传什么的,就很容易做文章,如果出了什么差头,也有余地找借口转还。

当时故事编得还较为粗糙,后来在刘昭的藏书室里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今这个版本。

这个版本妙就妙在七分真三分假,王扬看似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历史。其中孙恩破城、王凝之及其子身死、孙恩掳掠人口入海、卢循继叛、获封广州刺史、释放吴隐之、王诞、刘裕平卢循甚至卢循喜欢下棋都是有史料可查的。

王扬改动的只是王凝之最后一个儿子的命运,由身死变为被俘,然后就扩展出一篇“王恩之逃生记”。

他把自己假的家族史融于这些大的真实历史节点之中,就像为沙粒包了一层厚厚的糖果外衣,不细细咀嚼,掰开揉碎,任谁都不会知道这是沙粒。

再加上王扬讲得情真意切,言之凿凿,时间点、地名、人名、事件细节都得清清楚楚,起什么“族谱户籍”,更是底气十足!这让在座的士大夫们,尤其是对那段历史有些许了解的人,在用自己所知的几处历史细节与王扬所述的内容一对,印证之下,自然更觉真实可信,甚至还生出几分唏嘘之意。

此时戴志高面如土色,全身如散架一般,他试图端正姿势,重新跪好,找回那一丝残存的尊严,可他的身体却根本不听使唤。

柳憕见形势不妙,也顾不得之前兄长“不能亲自出手”的告诫,直接站起道:“王爷,王兄身份虽然可靠,但毕竟有人提出了质疑。我建议核查州府关于王兄挂籍的留档,也算还王兄一个公道。”

王扬心中猛地一沉。

————————

注:1有学者据司家山出土之“谢温墓志”,言王凝之还有一子名为“王简之”,其实未必。“谢温墓志”汗漫不清,多有阙文。“父讳简之”前缺七字,不可为证。《泰康王氏宗谱》中明确记载王凝之四子,没有简之之名。

2《晋书·王羲之传附王凝之传》:“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

《晋书·列女传》:“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既闻夫(王凝之)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

《晋书·孙恩传》:“乃虏男女二十余万口,一时逃入海。惧官军之蹑,乃缘道多弃宝物子女。”

《晋书·卢循传》:“卢循字于先......善草隶、弈棋之艺......时朝廷新诛桓氏,中外多虞,乃权假循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

《南史·王诞传》:“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为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于是诞及隐之俱得还。”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一》:“晋义熙七年,刘裕与卢循相持于豫章,而遣别将孙处等由海道径捣广州,倾其巢穴,循以败亡。”

王扬所做类似于《非常嫌疑犯》中凯文·史派西编造的谎言骗局,只不过史派西根据的是警探办公室中的物件以及墙上的贴纸信息,而王扬则根据的是散落于各书各处的史料。

高明的骗局之所以能蛊惑人心,往往在于人们很容易被它百分之九十九的绝对真实所蒙蔽,却忽略那隐藏在真实背后的百分之一的虚假。

喜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万界比武场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锦上 大盛天命人 诡异复苏:开局掌控黑火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过来 特殊事件专案组 文豪觉醒之路:有田笔记创作日志 潜龙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重生之侯府良女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明撩暗恋!霍律师下手轻点 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 网游三国之隐形大佬 葬仙劫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回首十年萧瑟处-琅琊榜前传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经典收藏 三国演业 太子凶猛 [综漫]血槽为零 武侠少爷 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 战神军医 乾宫深帷 夜明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贞观合伙人 大明小财神 我在现代囤物资,养活乱世公主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最近更新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中国古代名人传 唐末从军行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三国大反派 我在大明开医馆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小神禹月初 一把大狙闯大明 大雪满风刀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东周公子南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txt下载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最新章节 -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