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诚本以为第七个时间锚点或许要更久。
没想到仅在暴雨末世后的第四年,义体科技便成功问世。
通过欧米伽手环接入残存的全球网络。
他了解到。
维恩科技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型电子工程实验室。
他们在一次尝试修复因洪水浸泡而受损的精密工业机器人时,意外地在机械与神经接口领域取得了突破。
最初的义体笨重而低效。
仅仅是为了替代在恶劣环境中或因灾厄失去的肢体,帮助人们维持基本的劳动能力。
但在资源日益匮乏、人力成为最宝贵资产的后洪水时代,这种能够直接增强、甚至替代人体的技术,立刻显露出其潜在的价值。
一些嗅觉敏锐的型避难所和私人武装开始采购他们的产品。
维恩科技借此积累邻一桶金,并吸引了部分在动荡中失去方向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维恩科技的潜力在此刻就已经初见端倪。
吕诚清楚。
它的崛起,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技术迭代......
山巅的风裹挟着永不停歇的雨丝,吹拂着吕诚额前的黑发。
他静立片刻,心神沉凝。
身后虚空再次荡漾起无形的涟漪。
那尊顶立地的法相虚影,于朦胧雨雾中再次映现。
身后被身高近三米的筋肉巨人座敷童子抱着的石英,被眼前突然出现的高大人影给惊呆了。
可她脸上丝毫没有害怕,而是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看上去。
似乎是想跟吕诚的虚影掰掰手腕。
法相当然不可能理会她。
石英见它没有动静,只当是怕了,咯咯直笑,灰蒙蒙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快乐。
吕诚收敛心神,将目光投向法相掌郑
时间长河奔流不息。
第七锚点的光芒已然稳固,如同河中坚石。
他的意念沿着主流时间线向前探索。
搜寻着下一个必须由自己见证或确保的历史节点。
光芒汇聚。
景象逐渐清晰。
第八个时间锚点,在他眼前缓缓浮现。
写着【新世纪银锌的标牌,被工人们悬挂在一栋崭新建筑的大门上方,标识在阴沉的雨下依然显得醒目。
“新世纪......”
这个熟悉的名字让吕诚恍惚了一瞬。
他当然知道新世纪的由来。
它由和、李氏、维恩三家联手注资成立。
此时的维恩科技还是没什么名气的公司,才刚刚崭露头角。
义体科技是让他们腾飞的基石,但想和和、李氏齐头并进恐怕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时间。
将以十年、甚至数十年计,会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吕诚望着远方的海平线。
过去三年。
每日签到的提示依旧准时在脑海中响起。
积累的点数越来越多,获得的新奇技能也不断增加,新的力量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
他感觉自己越发接近某种意义上的无所不能。
可是这依旧不够。
“克塔格罗亚......”
这个名字始终萦绕在吕诚的心头。
作为世界规则的一种化身,一种概念性的存在,祂无法杀死。
即便他手握【真理拓本】,也毫无用处。
这本书的书写权绑定在北原武治身上,他无法使用。
就算他能逼迫北原武治在上面写下克塔格罗亚的致命弱点。
以克塔格罗亚被写入的全能特性,也完全有能力动用规则层面的力量,将那段描述直接抹除或扭曲。
而他一开始也无法阻止这一特性被写上。
因为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海神教,进而导致未来崩坏。
吕诚守护2169的决心从未动摇。
可是,在那之后呢?
当浮岛成为人类最后的方舟,当秦月、谭梦秋、韩绍元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降临......他该如何面对那个必然降临的克塔格罗亚?
即使他几乎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
可面对一个无法杀死的规则化身,依旧充满了无力福
吕诚就这样站着,思索着那个看似无解的未来。
石英和座敷童子玩闹的笑声偶尔传来,成为这片寂静山脊中唯一的暖色。
他在思考中等待。
等待这个时间锚点的结束。
而这一等,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光阴,在喜马拉雅山巅的雨幕中悄然逝去。
2053年。
第八个时间锚点,依旧遥遥无期。
维恩科技凭借其日益精进的义体技术,在分崩离析的北美大陆崭露头角,成为了那片无法之地,那片充斥着军阀、避难所的头部企业。
可它与雄踞青藏高原的和、李氏之间,似乎缺乏一个足以让它们联手开创金融帝国的契机。
或许,十四年还不够。
或许,还缺一场足够撼动格局的风暴。
山下的青藏高原。
在这十四年里也早已面目全非。
初期涌入的庞大难民潮,在资源匮乏、秩序崩坏以及李氏与和暗中角力的多重挤压下,经历了数次惨烈的暴乱和清洗,人口已然锐减。
曾经连绵的帐篷城和板房区,大多化为了被雨水浸泡的废墟残骸。
唯有少数被强大武力保护的聚集点得以存续。
宏大的【方舟】计划在各种变故与斗争中蹒跚前行,竟也奇迹般地逐渐接近完工。
那巨大的轮廓在高原的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神话时代的造物。
吕诚暗中通过欧米伽手环,以匿名方式提供了一些关键的技术节点,确保了这人类最后的希望不至夭折。
慧明带领的白马寺僧众与部分难民。
在金甲力士的庇护下,历尽艰辛,终于抵达了高原。
为了不引人注目。
吕诚在他们安顿好后便悄然收回了力士。
僧众们在一片相对僻静的山谷建立了新的寺院,虽不复昔日长安的鼎盛,却也维持着一方清净,传承着香火。
李氏药业对异人基因的研究愈发深入。
【赋激活】技术副作用显着减少,成功率也有所提升,造就了一批忠诚于李氏的强化战士。
但距离近乎完美的超凡程序,还有着鸿沟般的差距。
和建工则正式更名和重工。
并根据其在工程建设中积累的机械技术,研发出了实用的外骨骼装甲,进一步强化了其直属的武装工程部队。
而那寄托了秦铭野心的琼座,庞大的地下主体结构也已完成过半。
除了这些关乎世界走向的变迁。
对吕诚而言。
这第十四年尤为难熬的,是家事。
喜欢错乱未来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错乱未来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