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杂论

附子理中丸

首页 >> 方剂杂论 >> 方剂杂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诸天皇帝聊天群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三国凭实力截胡 大唐之楚王之治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逍遥紫衣侯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方剂杂论 附子理中丸 - 方剂杂论全文阅读 - 方剂杂论txt下载 - 方剂杂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4章 大补阴丸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暑气蒸腾的六月,姑苏城外的回春堂药香袅袅。药柜最上层的紫檀匣子里,四道灵光忽明忽暗。熟地抚着雪白长须,望着窗外连绵阴雨叹气:\"这梅雨时节,最易耗伤真阴。\"

话音未落,堂前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青衫书生扶着门框喘息,月白衫子前襟染着点点猩红。坐堂的老大夫搭上他细如琴弦的腕脉,只见书生两颧潮红如染朱砂,舌苔剥落如残雪。

\"先生可是夜读劳神?\"老大夫指尖在尺肤处稍按,触得肌肤滚烫,\"五更盗汗,午后潮热,咳血时作,是也不是?\"

书生张明远刚要答话,喉间又是一阵腥甜。帕子掩口时,暗红血渍在素绢上晕开,恰似雪地落梅。匣中黄柏冷哼一声:\"这般虚火上炎,当用我苦寒直折其火!\"腰间青玉带泛起寒光。

\"不可莽撞。\"龟甲广袖轻摆,掌心托着的玄色龟甲纹路流转,\"观其脉象细数无力,此乃真阴亏损所致。若只降火不滋阴,犹若釜底抽薪,终非长久之计。\"话间指间溢出淡淡水气,在匣中凝成薄雾。

知母捻着银针沉吟:\"上月诊治的绸缎商,亦是咳血潮热。黄柏兄独用苦寒,反致腹冷泄泻。\"素白衣袂无风自动,发间玉簪闪过清辉,\"当以甘润滋养为要,佐以清降。\"

熟地颔首称是,掌心浮起琥珀色的光晕:\"老朽擅填精补髓,可滋肾水以涵肝木。\"光晕中隐约可见地黄九蒸九晒的幻影,\"然孤阴不生,需得龟甲贤弟助我潜阳入阴。\"

药匣外,老大夫已提笔写下方子:熟地黄六钱,龟甲八钱,黄柏四钱,知母四钱。张明远接过药方时,一缕药香钻入鼻端,恍惚间似见四位仙风道骨的身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三日后复诊,张明远咳血稍减,却添了脘腹冷痛。黄柏在药气中显形,剑眉紧蹙:\"定是熟地兄过于滋腻,碍了脾胃运化。\"腰间玉带寒芒大盛,惊得药秤上的铜权叮当作响。

\"黄柏兄稍安。\"知母广袖轻扬,点点银辉洒落,\"待我以润制燥,调和药性。\"转而对熟地浅笑,\"前辈可否减半剂量?再佐砂仁一钱醒脾。\"

龟甲抚着玄甲纹路道:\"阴阳消长如月之圆缺。昼服汤药滋阴,夜用黄柏知母研末敷足心,引火归元可也。\"话间,龟甲背纹竟幻化出太极图案,阴阳双鱼缓缓游动。

如戴治月余,张明远面上潮红渐退。这日清晨,他在院中诵读《黄帝内经》,忽觉丹田温热如沐春阳。回春堂药匣里,四道灵光交相辉映。熟地捋须而笑:\"真阴得复,虚火自平,此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

窗外玉兰含苞待放,春风拂过药柜,带起熟地的甘香、龟甲的咸润、黄柏的苦冽、知母的清芬。四位药灵的身影渐渐隐入晨光,唯余《丹溪心法》在案头轻翻书页,露出\"大补阴丸\"的墨迹未干。

药香氤氲的煎药房里,砂锅咕嘟作响。张明远捏着鼻子灌下汤药,褐色的药汁沾在唇边,竟泛着珍珠母般的微光。熟地透过蒸腾的药气望见这般景象,捻须笑道:\"龟甲贤弟的牡蛎粉起了效用,这子舌尖的芒刺已消退大半。\"

\"莫要松懈。\"黄柏抱剑立于窗棂阴影处,玄色劲装泛着冷光,\"昨日申时病发咳血,分明是相火妄动未得平复。\"话音未落,后院忽然传来喧哗。绸缎商王员外捂着腹部闯进诊室,面色青白如蒙霜雪。

知母轻嗅空气,柳眉微蹙:\"此人身上有熟地的甘香,却混着未化的寒凉之气。\"银针在袖中轻颤,\"怕是前日黄柏兄开的方子...\"

\"正是!\"坐堂大夫翻开脉案摇头,\"王员外三日前咳血,你们坚持用大补阴丸原方,如今他腹痛如绞。\"老医者指尖按在商人右关脉,寸口如按琴弦,\"舌苔白腻,脉象沉紧,这是寒凉伤中的症候。\"

药匣中突然寒光乍现。黄柏凌空画出一道符纹,商人腹中隐现幽蓝光点:\"果然!我的苦寒之气凝滞中焦。\"转身向熟地拱手,\"是在下失察,未料此人体质虚寒。\"

龟甲掌中龟甲纹路忽明忽暗:\"《素问》有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当调整配伍。\"玄色衣袖拂过药秤,熟地的分量悄然减半,\"加砂仁三钱,陈皮二钱,助脾土运化水谷精微。\"

窗外暮鼓声声,知母望着西沉斜阳若有所思:\"书生与商贾同患咳血,治法迥异。张生年少阴亏火旺,当滋水降火;王员外年逾不惑,脾胃早衰,需培土生金。\"银针在虚空勾勒出五行相生图,肺金与肾水区域泛起涟漪。

白露过后的清晨,张明远突然剧烈咳嗽。药灵们凝神望去,见他咽喉红肿如灼,痰中带血丝却色淡而稀。熟地大惊:\"老朽滋补过甚,反成痰湿?\"

\"非也。\"知母指尖银针嗡鸣,\"此乃肺阴耗伤,虚火刑金之兆。\"素手轻挥,虚空浮现经络图,肾经与肺经交汇处红光隐现,\"当循金水相生之法,加麦冬五钱、百合三钱。\"

黄柏却按住她的手腕:\"且慢!昨日脉诊尺部仍显细数,若再增甘润...\"话未完,张明远突然呕出粉红泡沫痰,喘息声如拉风箱。

龟甲玄衣无风自动,背甲纹路化作河图洛书:\"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今晨咳血发生在寅时,正是肺经当令。\"掌心涌出清泉,在空中绘出子午流注图,\"昼服汤药滋阴,酉时加灸太溪穴引火归元。\"

月华初上时,知母携银针潜入书房。张明远足底的太溪穴泛着微红,她将黄柏粉末混着龟甲胶敷在穴位,轻声道:\"此乃咸寒入肾之法,与昼间汤药形成升降相因。\"银针引动月光,在书生周身织就星图。

霜降那日,回春堂来了位特殊病患——驿站驿丞周身浮肿,却自称五心烦热。四位药灵围坐在虚空中,面前浮现三焦经络光影。

\"上热下寒,阴阳格拒。\"熟地点着患者足踝水肿,\"慈真寒假热之症,与大补阴丸证恰恰相反。\"

黄柏剑指患者胸膈红光:\"看似面红目赤,实乃虚阳外越。\"腰间玉带映出患者舌象,竟见舌淡胖大有齿痕,\"若误用我等滋阴降火,恐成塌大祸!\"

知母银针突然发出清越龙吟,针尖指向患者脐下:\"关元穴虚寒如冰,这才是病根所在。\"转身对龟甲道,\"需借你咸寒之性,但不是滋阴,而是配合附子通行十二经。\"

龟甲会意,背甲纹路化作八卦阵图:\"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取大补阴丸中你我与知母,另加肉桂、附子各一钱,成引火归元之局。\"

三个月后,张明远在院中练五禽戏,面色如常。回春堂内,老大夫正在誊抄新脉案:\"大补阴丸活用之法,当察患者年龄、体质、节气。少年者重滋阴,老者宜扶脾;春夏稍佐清透,秋冬兼以温润...\"

药柜深处,四位药灵相视而笑。熟地的甘醇、龟甲的咸润、黄柏的苦寒、知母的辛凉,在晨光中交织成虹。院外柳枝抽新芽,春风带着药香漫过白墙黛瓦,将中医阴阳平衡的智慧,散入姑苏城的千家万户。

————————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炒 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 熟地酒蒸 龟板酥炙,各六两

【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现代用法:蜜丸,每服9g,淡盐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或烦热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证治机理】证由真阴虚损,相火亢盛所致。真阴亏虚,相火亢旺,故骨蒸潮热、夜卧盗汗;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滑泄;灼伤肺金,则咳嗽咯血;上扰心神,则心烦易怒;下扰足膝,则足膝疼热或痿软不用;虚火扰胃,则消谷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皆为阴虚火旺之象。此证阴虚为本,火旺为标,治宜滋阴与降火并用。

【方解】熟地黄滋补真阴,龟板滋阴益肾潜阳,两药并用,滋阴固本,壮水以制火,共为君药。黄柏、知母清虚热,泄相火,降火以保阴,共为臣药。猪脊髓益髓滋阴补肾;蜂蜜补中润燥,助君药滋填真阴之功,兼制黄柏之苦燥,同为佐药。本方为治疗真阴不足,相火偏旺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甘咸苦寒合方,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

【方歌】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脊髓蒸熟蜜和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喜欢方剂杂论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方剂杂论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天道天骄 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 第五形态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 中世纪崛起 凡人的平凡一生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过来 乡村悠闲,我靠捕鱼发了家 末世:至高武神重生去新手村 释放天赋 炼神鼎 锦幄初温 真理铁拳 特殊事件专案组 综影视:她脑子有病却过分强大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发现妻子出轨,我选择摆烂
经典收藏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太子凶猛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漫威之动漫抽取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十国行周 真理铁拳 娘子,请息怒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我一个藩王,有十万重骑怎么了?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长平长平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我在现代囤物资,养活乱世公主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最近更新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大周第一纨绔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赤潮覆清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呢喃诗章 乱世边军一小卒 衣冠谋冢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大楚武信君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乾最狂驸马爷 春秋晋国风云 重生野生时代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一品将军陈天佑 三国之季汉演义
方剂杂论 附子理中丸 - 方剂杂论txt下载 - 方剂杂论最新章节 - 方剂杂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