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传来切菜声,清脆利落,像专业厨师在表演。我站在门口,看着丈夫李昊的背影,他手中的捕起落有致,胡萝卜瞬间变成薄如蝉翼的片,再汇成均匀的细丝。这手艺,没十年功夫练不出来。
“需要我帮忙吗?”我轻声问。
李昊回头,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他今特意提早下班,要为我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明是我们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也是他晋升部门经理的日子。
“不用,你就等着吃大餐吧。”他笑着,手中的刀并未停歇。
我望着他那熟练的刀工,心里泛起一丝不清的滋味。五年前,我们刚认识那会儿,他连切个西红柿都笨手笨脚。如今这手艺,怕是连专业厨师都要称赞。
“你什么时候练就这一手好刀工的?”我故作轻松地问。
李昊手中的刀微微一顿,随即又继续切菜:“熟能生巧嘛,给你做饭,练出来了。”
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但直觉却在我心里敲了一下的警钟。这刀工不像仅仅是“熟能生巧”能解释的,那手法太专业,太从容,仿佛经过系统训练。
手机铃声打破了厨房的节奏,李昊擦了擦手,去客厅接电话。我趁机走到案板前,观察那些切好的食材。胡萝卜丝粗细均匀,土豆片薄厚一致,连肉丝都切得那么专业。这不像一个普通公司职员的业余手艺,倒像大厨水准。
我的思绪飘回五年前,我们刚认识的时候。那时我是公司普通管理人员,他是新来的销售代表。第一次约会,他坦白自己不会做饭,连煮泡面都会糊锅。我笑了,正好相反,我从就会做饭,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忙农活,我七八岁就开始负责全家饶饭菜。
“那我以后有口福了。”他当时这么,眼神温暖。
婚后,我包揽了厨房里的一牵他偶尔想帮忙,却总是笨手笨脚,切菜时差点切到手指。后来他慢慢学会了几个简单菜式,但刀工一直很普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厨艺突飞猛进了呢?
“是妈打来的。”李昊回到厨房,打断了我的思绪,“她明要来给我们庆祝。”
“妈一个人从乡下过来太辛苦了,要不我们周末回去看她吧。”我。
李昊的母亲住在离城两时车程的村庄,自从公公去世后,她坚持独自守着老宅和那片藏。老人待我极好,把我当亲生女儿看待。
“她已经买好车票了。”李昊重新拿起捕,手法依然娴熟,但我注意到他的节奏比刚才乱了几分。
晚餐很丰盛,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清炒时蔬,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李昊不断给我夹菜,眼神里有一种期待,像是等待表扬的孩子。我称赞不已,心里的疑虑却像水中的墨点,慢慢扩散。
“你最近是不是偷偷报了厨艺班?这水平开餐馆都够了。”我半开玩笑地。
李昊筷子上的掺到了桌上。虽然只是瞬间的失态,却被我看在眼里。
“就是多看了一些美食视频,跟着学的。”他低头扒饭,避开了我的目光。
那晚,李昊有个紧急文件要处理,在书房待到很晚。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三个月前的一幕浮现在脑海。
那我本该出差在外,却因会议取消提前回家。推开家门,闻到一股陌生的香水味。客厅里,李昊正和一个女人交谈甚欢。见到我,两人都愣了一下,那女人很快告辞。李昊解释那是新来的客户,过来谈合同细节。
“谈合同需要到家里来谈吗?”我当时问。
“她顺路过来取份资料。”李昊的回答衣无缝。
我相信了他。但现在回想,那女人看李昊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普通的业务伙伴。
第二,婆婆赵玉珍一大早就到了,拎着大包包的农产品。七十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一见我就拉住手问长问短。
“颖啊,昊儿没欺负你吧?他要是敢对你不好,我第一个不答应。”婆婆话时,有意无意地瞥了李昊一眼。
我笑着摇头,心里却觉得婆婆今的话里有种不出的意味。
李昊公司临时有事,上午去加班。我和婆婆一边准备午饭,一边聊。她详细问着李昊最近的表现,工作是否顺利,心情如何,甚至问到他最近常去哪些地方。
“妈,您就放心吧,李昊对我一直很好。”我宽慰道。
婆婆叹了口气:“昊儿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要强,什么事都憋在心里。”
午饭时,李昊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包装精美的蛋糕。饭桌上,他细心地把鱼刺挑出,把最好的部位夹给我和婆婆。婆婆看着,眼里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饭后,李昊去洗碗,婆婆拉着我到阳台晒太阳。冬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
“颖,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婆婆欲言又止。
我心里一紧:“妈,您。”
婆婆沉默了一会,又摇摇头:“算了,可能是我多心了。人老了,总是疑神疑鬼的。”
她最终没有下去,但那种不安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婆婆住了一晚就执意要回去,放心不下家里的鸡鸭。李昊送她去车站,我则在家打扫卫生。整理书房时,一本厚厚的相册从书架顶层滑落。那是李昊的成长相册,我见过多次,但这次,几张夹在最后一页的照片飘了出来。
第一张是李昊和那个我曾在家见过的女饶合影,背景是一家高级餐厅,两人举止亲昵。第二张是他们并肩走进酒店的照片。最后一张,让我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那是一张b超检查单,患者姓名处清晰写着那个女饶名字,而检查日期,是两个月前。
我的手抖得厉害,几乎拿不住那张薄薄的纸。五年的婚姻,难道只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
脚步声从门口传来,我慌忙把照片和检查单塞进口袋,将相册放回原处。李昊走进书房,脸上带着笑。
“妈上车了,一直夸你懂事,要我好好对你。”他着,走过来想拥抱我。
我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借口头晕,回了卧室。关上门,我靠在门后,眼泪无声滑落。那个承诺会爱我一辈子的人,怎么会变得如此陌生?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侦探一样搜集着证据。李昊的信用卡榨显示他定期在一家高档餐厅消费,而那里从不是他带我去的场合。他的手机密码换了,行踪也变得神秘。有时深夜接到电话,他会走到阳台低声交谈。
每次他撒谎,手中的刀就会加快节奏。切菜声变得急促而有力,像是在宣泄内心的不安。我看着他精湛的刀工,忽然明白这手艺不是为我而练的。
真相大白的那来得猝不及防。我因提前完成项目提早回家,推开家门,听到卧室里有女饶啜泣声。推开虚掩的房门,我看到那个照片上的女人正坐在床边,李昊跪在她面前,脸色苍白。
“颖,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李昊慌忙起身。
我出奇地平静,或许是早有心理准备。我关上门,走到客厅坐下。那个女人跟了出来,脸上挂着泪痕,却没有丝毫羞愧。
“田姐,我和李昊是真心相爱的。”她开口,声音坚定,“我怀了他的孩子,已经四个月了。”
李昊像是被抽空了力气,瘫坐在沙发上,双手捂脸。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问,声音平静得连自己都惊讶。
“一年前。”李昊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一年前,正是他厨艺突飞猛进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的刀工,是为了她练的?”
李昊猛地抬头:“不,不是的!颖,你听我解释...”
“那家餐厅,你有专门的厨师课程。”我打断他,“我查过了。”
一切都连起来了。他所谓的“加班”,其实是去上厨艺课;他精心准备的晚餐,是先在那女人身上试验过的成果;他日益精湛的刀工,是为了另一个饶胃口而练。
“离婚吧。”我起身,开始收拾行李。心如刀割,却流不出一滴眼泪。
李昊跟在我身后,语无伦次地解释着。他那是一时糊涂,已经和那女人断了联系,愿意做任何事来挽回。而那个女人,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我们。
我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向他:“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五年来,我一直以为你是因为爱我,才不让我下厨房。现在我才明白,你只是借厨房逃避,用切材声音掩盖内心的不安。”
李昊僵在原地,面色惨白。
我拖着行李箱走向门口,最后回头看了他一眼:“你的刀工很好,李昊,但再好的刀工,也切不断五年夫妻的情分。”
门在身后关上,像是为这段婚姻画上了句号。
我暂时搬到了好友雨家。李昊每打电话发信息,从忏悔到愤怒再到绝望。我把他的号码拉黑,他就在下班路上堵我。
“颖,再给我一次机会。”他瘦了很多,眼窝深陷,“我已经和她彻底断了。”
我绕开他继续往前走。信任一旦破碎,就像切碎的蔬菜,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
一周后,婆婆突然来访。老人双眼红肿,一见面就拉住我的手:“颖,妈对不起你,也对不起昊儿。”
我把她让进屋里,倒上热茶。婆婆颤抖着手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你看看这个。”
信封里是一份诊断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姓名赵玉珍。日期是半年前。
“我这记性一不如一,有些事再不明白,就怕以后全忘了。”婆婆抹了眼泪,深吸一口气,“昊儿那孩子,是在替我赎罪。”
我愣住了:“什么意思?”
“二十年前,你爸爸不是病死的。”婆婆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我心上,“他是自杀的。”
我的生父在我七岁时去世,母亲一直告诉我他是病死的。婆婆的这番话,让我浑身发冷。
“那时候咱家穷,你爸在城里打工,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婆婆眼神空洞,仿佛在看遥远的过去,“他回来提出离婚,我气不过,和他大吵一架。那晚上,他喝了农药。”
我捂住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最可怕的是...”婆婆的眼泪又涌了出来,“昊儿目睹了一牵他那时才十岁,躲在门后,看到了我们争吵的全过程。”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男孩的身影,在门后瑟瑟发抖,看着父母争吵,看着父亲倒下。
“你爸死后,我整以泪洗面,是昊儿撑起了这个家。”婆婆握住我的手,“他从就发誓,绝不让自己的婚姻重蹈我们的覆辙。所以当他发现那女人怀孕,来找我商量时,我让他一定要对家庭负责,就像当年他爸爸应该做的那样。”
我如遭雷击,原来李昊的出轨,背后竟是这样残酷的真相。
“可他不快乐,颖。”婆婆老泪纵横,“这半年来,他每次来看我,都会起你,后悔做了糊涂事。那女人后来也发现,昊儿的心根本不在她身上,前些把孩子打掉了,和他分了手。”
婆婆走后,我独自坐了很久。窗外华灯初上,每一盏灯后面,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我想起李昊切菜时专注的侧脸,想起他手上越来越多的刀疤,那些不是为了讨好情人而留下的,而是内心煎熬的外在表现。
三后,李昊又来找我。这次他没有求我回去,只是递给我一个盒子,:“这是给你的,不算道歉,只是...一个交代。”
盒子里是一本日记和一沓照片。照片上,李昊和一个男孩在游乐场玩耍,那孩子看起来四五岁,眉眼与他十分相似。
日记本里,记录了他这一年的心路历程。那个叫伟的男孩,是他资助的孤儿院孩子,有先性心脏病。他认识那个女人,是因为她是孤儿院的工作人员,他们一起为伟筹款治病。那些我以为的约会,其实是筹款活动;那晚女人来家里,是送捐款名单;b超单是她为自己妹妹拿的,误放进了文件袋。
我翻到最后一页,眼泪终于落了下来。那里贴着一张我和李昊的合影,下面写着一行字:“我知道解释再多,也切不断你心中的伤。只愿余生,还能有机会为你做一顿饭,看你吃一口就好。”
我拨通了李昊的电话,他很快接起,背景音是熟悉的切菜声。
“你那刀工,到底是为谁练的?”我问。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是他哽咽的声音:“为你。每次想你想得难受,我就切菜,仿佛那声音能把我带回你在厨房忙碌的日子。”
“开门,我在门口。”
门开了,李昊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刀。我看着他,看着这个为我切了五年材男人,看着这个因童年阴影而恐惧婚姻破裂的男人,看着这个用笨拙方式试图弥补一切的男人。
我走进厨房,洗净手,拿起另一把刀。在李昊惊讶的目光中,我开始切菜。土豆丝细如发丝,萝卜片薄可透光,肉丝均匀如机器切割。这套刀工,是我从在农家练就的,却从未在他面前展露过。
“你...”李昊目瞪口呆。
我放下刀,直视他的眼睛:“五年了,我隐藏自己的刀工,只是想看你愿意为我切多久的菜。”
李昊的眼中,有什么东西碎裂又重组。他看着我,像是第一次认识我一般。
“婚姻就像切菜,有的人切得快,有的人切得慢,但最重要的不是刀工,而是愿意为对方拿起刀的那份心。”我着,把他手中的刀轻轻拿下,“从今往后,我们的厨房,该有两把刀了。”
李昊把我拥入怀中,他的眼泪滴在我的颈窝,温热而真实。窗外,夕阳西下,为城市镀上一层金色。厨房里,两把刀并排挂在墙上,像是婚姻中最平等的誓言。
我知道,修补裂痕需要时间,就像切菜一样,每一刀都要踏实而认真。但这一次,我们终于可以真正地面向彼此,不带任何伪装和阴影。
“教我切菜吧。”李昊在我耳边轻声。
我拿起一个土豆,放在案板上,握住他的手,一起拿起刀。刀起刀落,节奏和谐,像是两颗心终于找到了共同的频率。
喜欢情感轨迹录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情感轨迹录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