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敲响了吴家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
这段时间,他几乎成了吴家的常客。
不是为了催促拆迁,而是真的在想办法。
他利用下班时间,跑遍了县城里可能提供帮助的地方。
他联系了民政部门,咨询针对残疾饶临时救助政策;
他托朋友打听,看有没有企业愿意提供适合吴成的简单工作岗位,哪怕是居家工作的那种;
他甚至自掏腰包,买了一些适合吴成阅读的书籍和杂志,鼓励他学习新知识,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他还几次三番地去残联“骚扰”那个叫老王的科员,虽然每次都碰一鼻子灰,但他就是不放弃,软磨硬泡,弄得老王见到他就头疼。
这一切,吴家老两口和吴成都看在眼里。
起初,他们对郑浩还抱有戒备,觉得这个“政府的人”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做思想工作。
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是真心实意的。
他每次来,从不空手,总会带点水果或者点心;
他关心吴成的身体,耐心听他话,鼓励他走出家门;
他为了帮吴成找工作,四处奔波,额头上常常带着汗……
人心都是肉长的。
吴大爷和吴大妈,一辈子老实巴交,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他们能分辨出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
这,郑浩又来了。
他带来一个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坏的消息:
他在城郊一家型的福利企业,为吴成找到了一个做手工编织的活计。
工作强度不大,可以在家完成,计件工资,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能让吴成有点事做,也能补贴一点家用。
“吴大哥手巧,这个活应该能胜任。我跟那边好了,先拿点材料回来试试,要是做得不错,以后可以长期合作。”
郑浩把一包编织材料和样品递给吴成,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
吴成接过材料,手指有些颤抖,眼圈微微发红。
他张了张嘴,想什么,却又哽咽着不出来。
吴大妈用围裙擦了擦眼角,拉着郑浩的手,声音哽咽:
“郑同志……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为我们家的事,让你受累了……”
吴大爷则沉默地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浑浊的眼睛里,情绪复杂。
郑浩连忙摆手:
“大妈,您别这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拆迁的事,咱们再慢慢商量,总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是吴大哥,他能有点事做,心情好了,比什么都强。”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吴大爷,突然掐灭了烟头,重重地叹了口气。
“郑同志。”
吴大爷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异常坚定。
“你别再为我们家的事奔波了。”
郑浩一愣。
“大爷,您这是……”
吴大爷抬起头,看着郑浩,那眼神里,有感激,有无奈,更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
“你这孩子,是个好人。心眼实诚,是真心为我们着想。”
“我们老吴家,虽然没什么本事,但知好歹。”
“这段日子,你为我们做的,我们都记在心里。”
吴大爷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
“但是,郑啊,听大爷一句劝。”
“这个世界……没你想的那么好。”
“有些事,不是你有好心,肯出力,就能改变的。”
“就像那个残联……你去跑了多少趟?有用吗?”
“还有你们局里……你为了我们这点事,得罪了领导,耽误了前程,不值当啊!”
吴大妈也抹着眼泪附和:
“是啊,郑,我们知道你是好人。可我们不能再拖累你了……”
吴成坐在轮椅上,用力地点着头,声音带着哭腔:
“郑哥……谢谢你……真的……我们……我们同意搬……”
郑浩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一股酸涩的热流涌上鼻腔。
他没想到,吴家最终同意拆迁,不是因为他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不是因为他们被服了,而是……因为他们不想再让他这个“好人”为难,不想他因为他们的“固执”而受到牵连。
这是一种底层百姓最朴素、也最令人心酸的善良。
他们用自己的妥协,来保护一个愿意为他们出头的年轻人。
“大爷,大妈,吴大哥……”
郑浩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别这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没有什么值不值得……”
吴大爷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孩子,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拆迁协议,我们签。”
“至于搬到哪儿……我们再想办法。总能有地方住的。”
“你……好好干你的工作。别因为我们,把你自己给搭进去。”
“这个世界啊……”
吴大爷望着窗外灰蒙蒙的空,喃喃道,像是给郑浩听,又像是给自己听。
“有时候,你得学会……低头。”
最终,吴家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没有吵闹,没有争执,平静得让人心头发堵。
郑浩拿着那份签好字的协议,走出了吴家。
他没有感到丝毫的喜悦和轻松。
反而觉得手里这份协议,沉甸甸的,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任务。
在马副局长那里,他会得到一个“能干”的评价。
或许,他在住建局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他用吴家无奈的妥协,换来了自己职场上的“进步”。
这算是一种胜利吗?
他回到局里,把协议交给了马副局长。
马副局长仔细看了看协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拍了拍郑浩的肩膀,毫不吝啬地夸奖道:
“好!干得漂亮,郑!”
“我就知道,你是个可造之材!这么难啃的骨头,都被你拿下来了!”
“这下,前进街那片的路就能顺利施工了!你可是立了大功!”
郑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马局过奖了,都是领导指导有方。”
“哎,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
马副局长心情很好,话也多了起来。
“不过啊,郑……”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
“通过这件事,你也应该学到点东西了吧?”
郑浩抬起头,看着马副局长。
“做工作,光有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得讲究方法。”
马副局长点燃一支烟,悠悠地道。
“你之前那种方式,太直,太硬,容易碰钉子。”
“像吴家这件事,你一开始非要盯着残联,非要给他们找个万全之策,结果呢?费时费力,还差点把自己陷进去。”
“后来你改变了策略,不再硬碰硬,而是从情感上打动他们,从实际困难上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签字。”
“这就对了嘛!”
马副局长吐出一个烟圈,脸上带着一种“孺子可教”的欣慰。
“这就江…迂回战术!润物细无声!”
“在基层工作,尤其是跟老百姓打交道,很多时候,不能光讲政策、讲道理,还得讲人情,讲方法。”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软肋,抓住他们的需求,然后……因势利导。”
马副局长的“教导”,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但郑浩听着,心里却越来越冷。
迂回战术?润物细无声?
得真好听。
可这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是回避真正的矛盾,是利用对方的善良和弱势,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是一种更高级、也更……虚伪的“精明”。
它看似温和,实则冷酷。
它用“人情”和“方法”包装起来,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和不公。
“马局,我明白了。”
郑浩低声应道,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明白就好!”
马副局长满意地点点头。
“好好干!以后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喜欢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