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他们在王府井附近找了一家地道的京味餐馆,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午饭。
吃完饭后,坐上车子驶向位于东北郊的首都国际机场。
随着城市的喧嚣逐渐退去,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当那座庞大得超乎想象的银灰色建筑群——t3航站楼,出现在眼前时,陈默还是被震撼了一下。
巨大的弧形屋顶像展开的翅膀,无数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进出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进入航站楼内部,更是如同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未来感的迷宫。
挑高数十米的穹顶下,人流如织,各种肤色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匆匆而校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滚动着密密麻麻的航班信息,广播声用中英文交替播报着。值机柜台排成长龙,安检通道繁忙有序。
空气中混合着各种语言、消毒水味和淡淡的咖啡香。
这不是陈默第一次见识如此规模宏大的现代航空枢纽,来时没有仔细观察,现在定睛一看,果然与鹭城机场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他安静地观察着,感受着现代交通的脉搏。
叶绅熟门熟路地带着大家办理登机牌、托运行李。等待安检时,陈默的目光扫过航站楼内巨大的电子广告屏,就在滚动播放的广告间隙,屏幕内容突然切换...
竟然是他自己!
画面里,正是昨在百年讲堂外,他被几位记者围住采访的场景!他略显青涩却沉稳的脸庞被放大在屏幕上,旁边配着醒目的标题字幕:
“全国作文大赛唯一特奖得主陈默:高二才叩响北大之门”
下面是简短的新闻提要:“昨日,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落幕,临川省青川高二学生陈默以深刻哲思折桂,成为赛事史上唯一的特奖得主,获北大保送......”
要知道这可是2012年,还不是后世那种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虽然只是短短十几秒的快讯,但在这国际枢纽的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那种感觉还是让陈默心头一震。
周围似乎有旅客也注意到了屏幕,好奇地看了几眼,低声议论着什么。但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屏幕里的那个才就在他们身边不远处,叶妍也看到了,她轻轻碰了碰陈默的手臂,眼中带着笑意和骄傲,低声道:“看,这回你可是真出名了!”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但心底也泛起一丝微妙的波澜。
就在他们四人顺利通过安检,走向登机口的同时,陈默这个名字和他创造的“高二保送北大”的奇迹,正通过不同的媒介,在全国各地激起涟漪。
把时间拉回到早上七点半。
央视的新闻频道(cctV-13)的《朝闻下》栏目,在7点30分左右的早间新闻板块,播出了时长约1分半钟的专题报道。
画面是陈默从吴教授手中接过奖杯、接受记者简短采访的片段,以及未名湖、博雅塔的空镜。
新闻主播用清晰有力的声音播报:“......来自临川省青川市的高二学生陈默,凭借其思想深邃、文采斐然的参赛作品《门之界》,一举夺得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唯一的特等奖!这一奖项也为他提前锁定了京北大学中华语言文学系的保送资格。评委会专家盛赞其作品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思辨能力与深厚的文化素养......”
无数正在吃早餐的观众,都被这则新闻吸引,尤其是家中有学生的父母,更是感慨万分。
“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
“高二就保送北大了!真是才!”
...
除此之外,新鲜出炉的《华夏青年报》也被送到全国各地的报摊和单位。
头版虽然没有陈默,但翻到教育版,那篇昨晚赶出的深度报道赫然在目。醒目的标题和副标题,配合陈默领奖时略显沉静的照片,极具冲击力。里面的文章详细描述了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唯一特奖)、陈默文章的立意深度(吴教授的评价被重点引用)、以及他作为高二学生的特殊性。
报道强调这是“罕见的赋与扎实积累共同铸就的奇迹”,“为无数热爱写作的少年树立了标杆”。
这张报纸后来也被许多中学老师传阅,成为开学晨会讨论的热点。
而在网络世界,也有许多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都在头条位置上转载了《华夏青年报》的报道全文或者核心内容。甚至有些标题更加吸引人眼球:
《震惊!全国作文大赛唯一特奖!竟被高二学生摘得!北大宣布:直接录取!》
《炸裂!高二少年一文封神!全国作文最高荣誉唯一得主!北大连夜发录取书!》
《震惊!高二学生竟震动文坛!全国作文大赛唯一特奖诞生,北大直接抛出橄榄枝!》
...
而在这些新闻的下方,评论区也迅速热闹起来:
“卧槽!高二?!我高二还在为月考及格挣扎!”
“青川一中?临川的?厉害了,给我大临川争光!”
“这才是别人家的孩子!智商情商双高,看照片还长得挺帅的!”
...
一些地方论坛,特别是临川省和青川市本地的论坛的论坛,“陈默”、“北大保送”直接成为热词,家乡的骄傲感溢于言表。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各级教育局和学校间飞速传递。临川省教育厅、青川市教育局的工作群里,喜报已经刷屏。
青川一中校长林哲生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全是兄弟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祝贺电话。林哲生一边接电话,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七十周年校庆的宣传册,已经在心里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默对此浑然不知,他已经坐在了飞往鹭城的航班上。巨大的空客A320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引擎发出强劲的轰鸣,强烈的推背感传来。
飞机昂首冲入云霄,穿过稀薄的云层。
陈默侧过头,看到身旁的叶妍也正望着窗外,阳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跳跃。他们的手,不知何时又悄悄地握在了一起,放在中间的扶手上。没有言语,只有掌心传递的温暖和那份共同经历风雨后、尘埃落定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憧憬。
飞机的舷窗外,是渐渐远去的京城轮廓,而属于他们的未来,正随着这趟归程,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远方。
喜欢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