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门的议论声、口哨声、羡慕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两人身上。
陈默和叶妍瞬间成了后门最亮眼的风景线。
陈默对此只是微微笑了笑,脚下蹬车的速度不变,目光坦然。经历过刚才包厢里的亲密和彼此心意的彻底确认,这点议论在他眼中已如清风拂过。
坐在后座的叶妍,最初被这么多目光聚焦,还是本能地羞红了脸,下意识想把怀里的花藏一藏,身体也微微僵硬了一下。但感受到陈默腰背传来的沉稳力量和那份坦然,又想到自己包里那封滚烫的情书,一股从未有过的底气油然而生。
她慢慢挺直了背脊,脸上重新扬起明媚而略带骄傲的笑容,大大方方地抱着那束象征爱恋的玫瑰,迎着那些或好奇或艳羡的目光,仿佛在无声宣告:是的,我们在一起了,而且很幸福!
陈默将车稳稳地停在停车棚里,两人下了车。
并肩走了一段路后,两人来到高三教学楼和高二教学楼的分岔路口。
“我送你到尚美楼?”陈默问。
“不用啦,几步路而已,你快上去吧,别迟到了。”叶妍摇摇头,抱着花,脸上是甜蜜的笑容,“下午放学等我噢~”
“嗯,老地方等你。”陈默点头,目光温柔。
“好!”叶妍用力点头,又深深看了陈默一眼,才转身,脚步轻快地抱着那束惹眼的红玫瑰,朝着高三的“尚美楼”走去。
一路上,依然收获无数回头率,但她步履从容,笑容自信,落落大方。
陈默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通往高三楼的路拐角,才转身快步走向高二的“致远楼”。他嘴角噙着笑,心情如同这午后的阳光般明媚。
然而,高二七班的气氛,却与陈默的轻松截然不同。
陈默刚走到教室门口,就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绷福教室里异常安静,平时课间打闹的男生们都规规矩矩坐在位子上,女生们也都在声议论着什么,脸上带着紧张和兴奋。班长林晓正从底下走上讲台边,手里拿着个本子,神情严肃。
“陈默!你来得正好!”林晓一眼就看到他,立刻招呼起来,“王远、张力、林勋,你们几个男生赶紧去一楼杂物间!多搬些凳子过来!要快!后面要加座!”
陈默一愣,随即联想到等会第一节的公开课,连忙应道:“好!”
底下的王远等人不敢怠慢,立刻起身跟着陈默跑下楼梯。
一楼杂物间里堆放着不少折叠椅,四人手脚麻利,一人拎起两把,又快步跑回二楼教室。
教室里,林晓正指挥着几个女生调整前排桌椅的间距,尽量让空间显得更宽敞整洁。看到陈默他们搬着凳子回来,林晓立刻指挥:“快!搬到教室最后面,靠墙摆整齐!间距拉开一点!”
教室后面原本就放了几把椅子,再加上陈默四人手里的八把椅子,几人迅速将十几把椅子在教室最后面靠墙的位置一字排开,摆放整齐。
在陈默等人忙碌的时候,教室内其他人也纷纷整理起自己的桌面,就连平时一些人懒得管的桌肚,此刻都被他们自己收拾干净。
铃铃铃——
刚布置妥当,上课预备铃声就尖锐地响了起来!
“快快快!都回座位坐好!记得坐姿端正!别交头接耳!”林晓快步走回自己的座位,同时不忘再次叮嘱。
所有学生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回到座位,腰板挺得笔直,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目视前方黑板。
教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只有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暴露着大家的紧张。
陈默也端坐在靠窗的位置,目光沉静,他能感觉到身边林晓微微绷紧的身体和前排李晴低垂却专注的侧脸。
就在这时,一排人陆续走过七班教室的走廊,然后从教室后门进来。
十几位穿着正式、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女在教导主任马东的陪同下,鱼贯而入。
他们神情严肃,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笔,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教室环境和端坐的学生。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戴着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子,应该是市教研室的领导,旁边跟着一位同样严肃的女老师。再后面还有几位是陈默看着陌生的,他猜测可能是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
他们没有话,只是安静地在后排加座的椅子上坐下,翻开笔记本,目光投向讲台。
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弥漫了整个教室,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紧接着,教室前门被推开。
班主任崔茗慧走了进来。
她今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职业套裙,短发依旧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有的沉稳,但眼神比平时更加锐利和专注。她手里拿着地理课本和精心准备的教案,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
崔茗慧的目光沉稳地扫过全班,在陈默等几个尖子生脸上略作停留,又平静地扫过后面坐着的领导和老师们,微微颔首致意。
“上课!”她的声音清晰有力,穿透了教室的寂静。
“起立!”林晓立刻喊道。
“老师好——!”全班同学齐刷刷站起来,声音洪亮整齐。
“同学们好,请坐。”崔茗慧微微点头。
这一次之所以会有市教研室的领导和其他学校的老师过来听公开课,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和陈默有关系的,毕竟他是青川市唯一一个在高二就保送北大的学生。
陈默,高二文科七班学生,在上学期的全市统考中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夺得全市统考文科状元,更在寒假期间代表青川市参加全国性作文竞赛,力压群雄,夺得特等奖,一举拿下京北大学的保送资格!
这在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青川市,无异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一个高二学生,提前锁定顶级学府!这不仅仅是陈默个饶荣耀,更是青川一中乃至整个青川市教育成果的一次耀眼展示。
市里希望深入了解这所“诞生了奇迹”的学校,其日常教学水平究竟如何?是否具备可持续培养顶尖人才的能力?其他兄弟学校更是抱着取经和审视的态度前来,都想看看,除了“作文”,青川一中整体的教学底蕴和尖子生培养机制是否还能不能培养出第二个北大生来。
喜欢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