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阁老

离之渊

首页 >> 大阁老 >> 大阁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乾杀猪匠 三国大军湿家 明中祖:朱慈烺 双穿门:枪法也是法,弹道也是道 漫威之动漫抽取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话说史记 逍遥紫衣侯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大阁老 离之渊 - 大阁老全文阅读 - 大阁老txt下载 - 大阁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九十三章 试点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马森这话一出,殿中气氛立即就变得有些不一样起来。

殿中官员不以为然者有之,愤怒者有之,心虚者有之…….

“怎么,要本官明吗?”马森冷笑一声:“海上横行的尖头船可大都非是朝廷官船。”

为推行海禁,垄断海上贸易,朱棣做得很高明,只允许民间造平头船,这样既能保证渔民生计,又能防止民间搞远洋贸易。

所以马森之意,不言而明,众官听了更是神色各异。

至于四位阁老,徐阶脸色也微有些不虞,李春芳则不以为意,陈以勤若有所思,张居正面沉似水。

众官沉默之时,新任吏部右侍郎王本固出声道:“大司农的是私贩和倭寇吧,历年来,朝廷不正是奉祖制严禁私贩吗?只是私贩屡禁不绝,才在去年开月港、奉化,易私贩为公贩。”

“王少宰可知,私贩货物从何而来?私贩又为何屡禁不绝?”马森道:“当年王少宰亦在浙江任过职,想必也知其中蹊跷吧。”

“大司农还请明示。”王本固淡淡道,而后又想起自己在浙江斩杀汪直一事。

当年,他在浙江担任巡按御史时,为了在清剿倭寇中立功,轻易听信了浙江一些士绅之言,将本已接受招安的‘倭寇首脑’汪直拿下入狱,并不顾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恳言相求,就直接上报朝廷,弹劾胡宗宪包庇汪直,致使朝廷下令处死汪直。

当时他亲自监斩汪直时,对于汪直临死前大呼‘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之言,还怒斥其‘死有余辜,危言耸听’。在他看来,汪直一死,海波当平,倭寇自散,孰料汪直临死之言真一语成谶。不过,就算如此,他也仍坚持认为自己斩杀汪直并无过错。

马森环视殿中众官一眼,脸带嘲讽之色:“本官为闽人,久居海滨,故略知海商之事,以我观之,这私贩或有一些民为生计铤而走险,出海行商,然更多的是,沿海士绅豪族与私贩互相勾结,更有甚者,竟还敢私联倭寇,以此谋得巨利。试问,如此海禁,禁的是谁?得利的又是何人?”

马森此言一出,不少官员脸色当即就变了。

礼部右侍郎万士和阴阳怪气道:“听大司农的意思,私贩横行,倭寇难平,乃是沿海士族之责了?”

马森正要答话,就听得陈以勤接口道:“仆倒以为大司农言之有理,这倭寇难平自是与士族无关,然,如今海禁确实名存实亡,只禁了普通百姓,海商私贩却日益壮大,其中若这私贩尽是普通百姓,仆却是不信。”

陈以勤是拥护祖制的,但他并非顽固之人,马森已是得这般明白,他也转变了原来的态度。

“哼,大司农之言不过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众人循声望去,见发声之人乃是兵科左给事中陈行健。

陈行健冷哼一声,道:“照大司农这么,这倭寇之患,反是沿海士族引起的了。”接着脸色一变:“难道我大明士族还会里通外国,为祸我大明百姓!大司农行此污蔑之事,意欲何为?”

陈行健这话的很是阴险,也是言官们常用的话术,扣帽子、偷换概念,对于他们来,早已是驾轻就熟。

殿中不少官员都是开始指责马森妄言,出此言论毫无根由。

张居正一言不发地打量着那些指责马森的官员,心中微动,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南方官员。

“陈给事中何必曲解本官之言。”马森怒声道:“本官何曾言过倭寇之患是由沿海士族造成?本官之意,乃是不少人口口声声要遵崇祖制,暗地里为了财利,又何曾将祖制放在眼里!不瞒诸位,本官为官多年,在闽地也略有声望,因此,亦有一些海商私贩对本官许以厚利,以求庇护,只是本官却不敢为一己私利,损朝廷生民之利。”

这话得不少官员都是有些不自然,不过立即就有一名给事中冷笑道:“大司农真是一心为国吗?下官怎记得大司农在总督漕运都御史任上时,也不是那般大公无私吧。”

总督漕运都御史便是漕运总督,掌漕运之事,位高权重,在此位子上,所经手的钱粮不计其数,难免会让人有所怀疑。

马森听了,顿时怒发冲冠,与这给事中辩驳起来,各自亲近的官员也参与进来,一时间这廷议海禁之事,变为了一些朝臣之间的攻讦,另一些事不关己的官员则当着吃瓜群众。

“诸位身为朝廷大臣,在殿中这般行止,成何体统!”徐阶见场面有些乱,喝止了众官。

殿中静下来后,徐阶又道:“大司农多年官声有目共睹,岂容尔等出言中伤。更何况,今日议得是是否要大开海禁,非是让尔等在此议论其他。”着让众官继续议论开海之事。

“元辅,我朝虽行海禁之策,但也时驰时紧。然世宗皇帝时,海禁最严,倭患却是最重。有鉴于此,陛下顺应时,下旨放开海禁,于是倭患渐消,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朝廷之南库也。”

这时,张居正终于发声:“故而,仆以为,对于沿海海商,堵不如疏,当继续加大开海力度,并叫以合理管控,易私贩为公贩。若是海禁大开之后,仍有私贩不按规章办事,便予以严厉打击!”

其实,张居正也联系了一些官员支持大开海禁,并准备好了一套辞与反对开海者辩驳,只是没想到马森会将话挑明了,以致于那些以祖制反对大开海禁的官员一时之间无话可。

“下官附议。”右佥都御史庞尚鹏出班道:“以海贸之利税可解国库空虚之忧,更何况正如大司农所言,现今之海禁又如何真能禁得了人,与其如此,倒不如化堵为疏,多开放港口,朝廷也可多征收利税。”

“下官附议。”

“下官附议。”

庞尚鹏完,张居正联系好的几名官员也站出来支持,还有一些本就支持开海禁的官员出来附和。

“大开海禁之事,万万不可!”有支持者,自然就有人反对。

但听得吏部左侍郎陆树声神态肃然,大声道:“诚如张阁老所言,开海通商有巨利,然正是因为此,海贸必会使得沿海民众乃至周边之民,投身于海商,如此一来,从事田亩者必然减少。农为国本,商为末业,岂可为一时之利而舍本逐末。”

王本固出声赞道:“陆少宰言之有理,大开海禁之事,绝不可为!”

那些本就在海禁之中得利的官员顿时纷纷出声赞同,将支持开海的官员压了下去。

张居正见反对者虽多,但也有不少官员在看着热闹,他扫视一眼,见这些官员大多是北方及内陆官员,当下心中有数,这果然不出他所料。

张居正又看了眼身旁的徐阶,见徐阶仍是老神自在的样子,便开口道:“陆少宰所言也有些道理,然大开海禁非舍本逐末也,依仆看来,农可强国,商可富国,二者不可偏废。通商不代表轻农,重农亦不代表定要抑商,商农可并重也。若是诸位觉得大开海禁不可,不如且先重开泉州、宁波、广州市舶司,试行数年,以观后效,若确对朝廷利大于弊,再逐步实施开海;反之,若是弊大于利,自是重施海禁,亦无不可,诸位以为如何。”

以试点逐步展开,这是张居正与张敬修商议好聊,这也是现下最合适的办法了。

果然,此言一出,马森就立即点头道:“张阁老此言大善,然市舶司提督,不得用中官,如此才可试行开海之策。”

其实,文官集团反对开海,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提督市舶司皆为太监,其中所得尽归内帑,太监依靠市舶司贪污太多,反对开海,就是打压殉,也可压制皇权。

第二,害怕被断了财路,这个主要出自南方官员。

而北方及内陆官员,一向对是否开海,报以无所谓态度,反正他们也捞不到什么钱,所以杨博为首的内陆官员,基本未曾发出声音。

喜欢大阁老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阁老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T台上的管家先生 公主为质之踏雪寻梅 恐怖复苏,万灵之夜 乐动江湖 古董会说话,好孕美人嫁绝嗣大佬 诡异复苏:开局掌控黑火 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 八零:炮灰真千金嫁未来大佬 明撩暗恋!霍律师下手轻点 网游三国之隐形大佬 我只是想安静的打怪升级 鹰视狼顾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众仙俯首 深渊归途 全网封杀进央妈,综艺杀穿娱乐圈 浮生娇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浓欢 第五形态
经典收藏 十国行周 朕不吃这一套 贞观合伙人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一品县令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双穿门:枪法也是法,弹道也是道 带着外挂闯三国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 驱魔人道士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汉末求活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最近更新 重生野生时代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 封疆悍卒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道藏辑要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春秋晋国风云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清末小旗兵 红楼琏二爷
大阁老 离之渊 - 大阁老txt下载 - 大阁老最新章节 - 大阁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