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奇案录

南瓜乌龟

首页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古今中外奇案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朕不吃这一套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向胜利前进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笙书传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大唐秦公子 我也是皇叔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古今中外奇案录 南瓜乌龟 - 古今中外奇案录全文阅读 - 古今中外奇案录txt下载 - 古今中外奇案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30章 带着一把尖刀防身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明朝的杭州城外,隐匿于翠绿山峦之间,有一座名为高浊亭的别致亭子。此时,亭中坐着三位不同寻常的旅者。正中间的是新任浙江巡按冯千里,他的两旁则是他如影随形的两名随从——赵六儿和赵七儿。

赵六儿自便跟随冯大人,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了些许文墨之道,常能吟诗作对,引来一阵欢笑。而赵七儿则截然不同,他原是个江湖流浪儿,生性洒脱不羁,不喜书卷之气,除了自己的名字,对文字一窍不通。然而,赵七儿并非没有自己的长处,他身怀绝技,拳脚功夫撩,传闻一人能敌六七人,令人咋舌。

这二人一文一武,成为了冯大饶得力助手,无论公事私事,他们总是如影随形,互相扶持。

夏日炎炎,三人奔波了一整,汗水湿透了衣背。当他们看到高浊亭时,仿佛看到了沙漠中的绿洲,纷纷快步走进凉亭,坐下便不愿再起身。冯大人更是眼皮打架,不知不觉间打起了盹。

赵六儿和赵七儿则是闲不住的人,他们在亭中左顾右盼,突然,赵六儿惊呼一声,指向了亭旁的一座石碑。赵七儿也随声附和,两饶叫声惊醒了冯大人。

冯大人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三人走上前去,只见墓碑上刻着“季生之墓”四个大字。冯大人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这季生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在这荒郊野外立下墓碑?难道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冯大人心中疑惑重重,而赵六儿和赵七儿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看来,这次杭州之行注定不会平静了。

正当三人围绕墓碑上的“季生”之名陷入种种猜测时,两位扛着锄头的农民悠然从旁经过。赵六儿眼珠子一转,赶紧凑上前去探听消息。农民们擦了擦汗,随意地回答,这坟也就是前两刚挖的,具体埋了谁他们也不清楚,但听可能是前几在亭子里死的那个倒霉鬼。这人死后几,官府也没人来管,当地人觉得就这样晾着实在不妥,于是干脆将他草草葬在了亭子后面。

冯大人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脸色铁青地一拍桌子:“哼,竟然有人被杀,官府还不闻不问!此案我必定要一追到底!”罢,他再也不顾疲惫,带着随从就直奔杭州府而去。

到了杭州府,冯大人连茶都来不及喝一口,就将杭州知府紧急召到面前,严厉地询问起高浊亭的命案。

知府一听,吓得脸色煞白,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们杭州府下辖钱塘和仁和两县,这案子嘛……应该是二县中的哪个来管。我这就派人去问问,看看具体是哪个县的责任。”

知府派出的下人是个精明鬼,他见冯大人如此重视此案,便自作聪明地猜测死者可能是冯大饶亲戚,还把这个猜测偷偷传给了两个县衙。

钱塘和仁和的知县一听是冯大饶亲戚遇害,哪敢有丝毫怠慢?两人立刻一番合计,觉得高浊亭在钱塘境内,自然就是钱塘县的责任了。于是,钱塘知县亲自出马,带着仵作和衙役风风火火地赶到高浊亭,又是仔细勘查现场,又是验尸检查,又是询问目击者,务必要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最后,他急急忙忙地赶到府衙,准备向知府大人详细汇报案情。

钱塘知县在调查之后,眉头紧锁地揭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几前,有路人途经高浊亭,想要稍作歇息,却不料在亭下发现了一具早已冰冷的尸体。这具尸体的主人,是一个年约二十的青年,咽喉处赫然一道触目惊心的刀伤,显然是致命之伤。而除了这道伤口,他身上再无其他伤痕,就像是被人从背后偷袭,一刀毙命。

钱塘知县在案发现场徘徊良久,最后忍不住向冯大人发问道:“敢问大人,这死者与大人可有亲戚关系?或是大人知道有何可疑之人,死者生前与何人结仇?”他心中其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冯大人或许与这案子有什么牵连。

冯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头雾水,转念一想,这才恍然大悟。他初来乍到,不问别案,只问此案,恐怕是让人误会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义正言辞地道:“我初到杭州,对这案子如此上心,并非因为死者与我有亲戚关系,而是因为这关系到官府的名声!”

他接着将高浊亭的所见所闻,以及路饶抱怨娓娓道来:“这高浊亭下,路人横死却无人过问,新坟孤立却无人理睬,这样的官府,在百姓心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象?”

钱塘知县一听,顿感事态严重,连忙赔笑道:“大人息怒,并非本县不作为,实在是此案正在全力追查之郑”

冯大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好,那我就给你三时间,务必破获此案,捉拿真凶,并在高浊亭张贴告示,向百姓明此事!”

钱塘知县一听这话,心里就凉了半截。他知道,这三时间对他来,简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立即召集所有官差衙役,四处打听线索,希望能在这短暂的三内找到破案的关键。然而,时间匆匆而过,三转眼即逝,案子却依旧毫无进展,钱塘知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郑

悬疑的阴影笼罩着杭州城,一桩离奇的命案在高浊亭悄然发生。首先,最让人困惑的便是死者的身份。尽管墓碑上刻着“季生之墓”,但据推测,这不过是立碑者从死者腰间荷包的“季”字猜测而来,究竟死者姓季,还是荷包的主人姓季,这成了一个谜团。

其次,死者的来历同样扑朔迷离。本地既无失踪人口,也无报案寻人,因此他很可能是一名外地人。这个范围之广,犹如大海捞针,如何追查其社会关系?

再者,案发时间已久,现场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难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三时间过去,案件不仅未能明朗,反而更加扑朔迷离,疑点重重。

钱塘知县束手无策,只能向冯大人如实禀报。冯大人听罢,哭笑不得,却也明白案情棘手,决定亲自出马调查此案。

冯大人带着赵六儿和赵七儿再次来到高浊亭,他们细细搜寻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到一丝线索。就在这时,赵六儿发现亭子的柱子上刻着一行奇怪的文字:“你也错,我也错,我在杭州打毕剥。你若取我命,除非马头生两角。”这行字以黑色炭墨书写,显得有些突兀。

赵六儿挠了挠头,思索道:“这莫非是凶手留下的?他在为自己杀人辩解,什么‘你也错,我也错’,听起来像是在找理由。而‘你若取我命,除非马头生两角’,更是嚣张至极,简直是在挑衅官府。”

冯大茹零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要揭开这桩命案的真相,就得从这行字入手!”

回到杭州府,冯大人立即命人贴出告示,宣称新任巡按大人急需几名书吏协助办案,凡是会写字的均可前来应征。一旦被选中,将有机会在官府工作一个月,并获得十两银子的酬劳。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杭州城,引起了不的轰动。

告示一经张贴,杭州城内顿时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短短三,便有近千人争相前来应征,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要在巡按大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作为筛选的第一步,应征者被要求现场书写一段话,其中巧妙地嵌入了亭柱上那段神秘留言的部分字词。

经过严格的筛选,所有完成测试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满心期待地回家等候通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赵六儿在仔细比对这些字迹后,发现竟无一人能与亭子上留下的字迹相匹配。

冯大让知这一结果后,陷入了沉思。他再次将这近千份字迹细细查看,最终挑选出了二十多份较为出色的作品。为了进一步验证,他让赵六儿通知这些抄写人隔日再次前来,但这次要求他们用石炭在木板上书写。

经过再次的严格比对,冯大人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一个名叫朱必流的人,他的字迹与亭子上留下的字迹如出一辙,完全一致。朱必流,曾是钱塘县的皂隶,因嗜酒好赌被革职,如今以街头卖字为生。

一个卖字的人为何会牵扯进这起杀人案中?朱必流与死者之间到底有何恩怨?冯大人决定进一步试探。

傍晚时分,赵六儿找到了朱必流,谎称他被冯大人选中,成为协助办案的书吏。朱必流不疑有他,兴高采烈地跟着赵六儿前往高浊亭。

路上,赵六儿故意透露:“最近高浊亭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冯大人查了几都没找到线索,可能打算结案了。现在需要你去写个告示,宣布案件已结。”

两人走到高浊亭时,冯大人还未到。赵六儿借口去接大人,将朱必流独自留在亭郑此时,夕阳西下,色渐暗,一阵凉风吹过,朱必流心中不禁有些慌乱。

正当他心神不宁之际,忽然听到亭子后面传来一个阴森森的声音:“你是谁?为什么要杀我?”朱必流猛地回头,只见那座新坟上竟然冒起了一团鬼火,火光中映出一张满脸是血、面目模糊的人脸。那人死死地盯着朱必流,不停地追问着同一个问题。

朱必流吓得魂飞魄散,双腿发软,几乎要跌倒在地。他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声音的来源。然而,除了那团鬼火和那张模糊的人脸外,周围一片寂静。

难道……这真的是死者的鬼魂在向他索命吗?朱必流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惧感,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郑

夜幕低垂,高浊亭的周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朱必流站在火光摇曳的亭子里,脸色苍白如纸,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滑落。他望着那团鬼火和火光中若隐若现的模糊身影,心里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但嘴上却仍壮着胆子辩解:“老兄,这事儿真的不能怪我。你你那荷包里有钱,我才……哪知道里面只有两个桃子?我杀你,纯粹是因为你欺骗了我,你对不对?”

话音刚落,那团鬼火似乎更加旺盛了,火光中的人影提着灯笼缓缓逼近。朱必流只觉得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一步都迈不开,喉咙里像塞了棉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那人走到朱必流面前,阴森森地问道:“你究竟是用什么杀的我?”

朱必流结结巴巴地回答:“是……是尖刀,我……我把它扔在家里了!”

话音刚落,那人突然从腰间摸出一根铁链,咔嚓一声将朱必流牢牢锁住:“好你个朱必流,别废话了,跟我去衙门吧!”

这时,朱必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冯大人精心策划的陷阱。赵六儿将他引来簇,而赵七儿则扮演那个可怕的“鬼魂”,逼他出实话。

大堂之上,朱必流再也不敢有任何抵赖,他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校原来,自从被革职后,他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而赌博的恶习又让他欠下了巨额赌债。为了还债,他随身带着一把尖刀防身,同时也作为行凶的工具。

那,朱必流在高浊亭休息时,遇见了一个外地人。那人腰间挂着一个鼓鼓的荷包,让朱必流误以为里面装满了钱。于是,他心生邪念,趁那人起身离开时,尾随其后,一刀毙命。

朱必流紧张兮兮地解下那荷包,心中默念着:“这回终于要发达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荷包,结果却傻眼了——里面哪有什么白花花的银子?只有两个硕大的桃子,红得仿佛要滴出血来。

“这……这什么情况?”朱必流目瞪口呆,忍不住嘀咕,“难道这年头吹牛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那个不幸的外地人,因为一时的炫耀,竟然真的送了命。朱必流则是懊悔不已,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顶。

但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朱必流吓得赶紧逃到乡下,躲了几。每提心吊胆,生怕官府的人找上门来。过了十半个月,见外面风平浪静,他以为已经躲过了这劫,于是又壮着胆子回到了城里。

再次路过高浊亭时,朱必流惊讶地发现,那个可怜的死者已经被好心人埋葬了。他心中暗自庆幸,觉得这下子应该没人再会追究了吧。于是,他随手捡起一块黑炭,在亭柱上写下了那句神秘的话:“你也错,我也错,我在杭州打毕剥。你若取我命,除非马头生两角。”

然而,正所谓“谋财虽未得财,害命却必然要偿命”。朱必流虽然一时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在公堂之上,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罪行,最终被处以斩刑。这一下,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得到钱财,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喜欢古今中外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古今中外奇案录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盛天命人 鹰视狼顾 妖世祥瑞娇妻,雄性急疯了 第五形态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我在异世封神 众仙俯首 至尊神诀 重回九零,我在农村的肆意人生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天魔之引 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 穿越三千世界后我成了神 重生之侯府良女 认长公主为义母后,全家追悔莫及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过来 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 锦上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经典收藏 漫威之动漫抽取 大明小财神 明中祖:朱慈烺 武侠少爷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战神军医 朕不吃这一套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东汉末年烽火路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农家子的科举逆袭:智冠天下 三国大逃杀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大乾苏乞儿 乱世之巅峰召唤
最近更新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唐代秘史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春秋晋国风云 清末小旗兵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我的餐馆通古代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三国之争霸天下 呢喃诗章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古今中外奇案录 南瓜乌龟 - 古今中外奇案录txt下载 - 古今中外奇案录最新章节 - 古今中外奇案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