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兰出发到桦川,坐车两个多时。一路向南,车窗外的地像被风吹得干净,远处的山影越来越低,地势渐渐平坦。桦川是松花江中游的一座县,黑土地宽阔,地面颜色深得几乎发亮。司机,这地种什么都长,尤其是大豆、玉米、甜菜,全是桦川的宝。
进城的路两旁都是农田。此时是早春,地面刚化冻,农民们正在平地。有人开着拖拉机,有人背着喷药桶,田埂上堆着肥料袋,远远看去一片灰黄的光。偶尔能见到成群的乌鸦在田里落下,翻土的味道里混着潮气。
桦川县城不大,街道笔直,最显眼的是中心路口那座蓝顶的粮食局大楼。旁边的广场有一尊农耕雕塑,一个农人弯腰插苗,背后是一面铜制的麦浪墙。广场对面是一排商铺:老式理发馆、农机配件店,还有一家卖收割机零件的铺子,门口堆着油桶和齿轮。
我找了家旅店住下,房间简单,窗外能看到桦川县标志性的建筑——人民广场上的那棵“桦川树”。那是一棵老榆树,当地人叫它“镇城树”。据树龄快一百年,经历过洪水和火灾,每年都有人来这里祈愿。
下午,我去县城东边的桦南农场。那是桦川的主要粮产区之一。农场的道路笔直,像用尺量出来的。两边是无边的农田,黑土松软。站在路口,脚下的泥能陷进鞋底。一个农民在修水渠,他姓王,戴着草帽,脸被风晒得发黑。我问他今年种啥,他笑道:“老样子,大豆玉米轮着来。咱这土,不怕旱不怕涝。”他起这些的时候,语气很有底气。
我蹲在田边看他们插秧。机器声在风里隆隆作响,一排排秧苗被插进泥里,整齐得像格子。水面上倒映着蓝和人影,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泥腥味。那种味道让我想起时候的田野。
王大哥见我拍照,笑着:“这几年变化大了,以前全靠人扛,现在都机械化了。人轻松了,地还多收。”他停了一会儿,又:“城里人不懂地的脾气。咱一看这土,就知道明年咋长。”
我记下这句话。
回县城时路过桦川镇北的松花江支流。江面宽而平静,两岸是芦苇和杨树。河边停着几艘船,一个渔民正收网。江风带着湿气,他的衣服被吹得猎猎响。他告诉我,这里以前桨闸口”,是桦川人最早的集市之一。每年秋渔汛一到,周边几个乡镇的人都来这儿赶集。鱼、豆、布匹、木柴,全靠这条江运。
我看着他手里的渔网,里面闪着几条鲤鱼。他笑:“现在打鱼不比以前,管得紧,不过这水还养人。桦川人离不开江。”
傍晚,我去了县中心的老市场。那是桦川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市场分两部分:一边是蔬菜和熟食区,一边是杂货和布料区。卖材都是本地人,方言浓重。一个卖粉条的大娘一边称重一边跟顾客唠嗑:“这是咱自己家土豆打的粉,搁锅一煮糯糯的。”摊位上堆着一盆盆腌酸菜,颜色金亮。另一个卖豆腐的老头,手里拿着一块冒热气的豆腐,笑着:“桦川的豆腐,嫩得能抖。”
市场的尽头是熟食区,我买了一串烤肉和一袋桦川大饼。那种饼又厚又软,中间刷着芝麻酱。吃的时候能尝出炉火味。旁边有人在卖粘豆包,热气腾腾。那一刻,我真切地觉得,这座县的生活虽然不喧哗,却有一种安稳的温度。
夜里我在街上随意走。街道两侧的白桦树在路灯下摇动,树皮泛着银光。桦川的夜静极了,只有远处的火车鸣笛声偶尔划破空气。街边的饭店还亮着灯,几个工人围着一锅炖鱼正喝酒。玻璃窗上结着雾,笑声从里面传出来。我听到一个人:“明年收成要好,咱桦川的地最实诚。”
第二早上,我去了桦川博物馆。那是一栋不大的二层楼,门前的石碑上写着“桦川历史文化展”。馆里展出的是一些农具、旧照片和清代的契文。讲解员是个年轻女孩,这里最早是赫哲人活动的地方,后来汉人迁来,才慢慢成了农业县。她指着一张老地图,:“您看这松花江湾,疆三道沟’,那地方现在还有人家。每年冰化的时候,江上全是漂木。”
她的语气很自豪。我能感受到当地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不是夸张的热爱,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
午饭我在县政府对面的馆子吃饭。店里只有四张桌。老板娘做的酸菜白肉特别正宗。她酸菜是她娘家自腌的,水得用井水,泡一个月。她见我写字,问我是记者不,我写东西。她笑笑:“那你写咱桦川写好点,别光写雪。我们这夏可漂亮,地头子一望黑亮亮的,全是豆子叶子。”
吃完饭我去了郊外的桦阳林场。林场在一片低丘之间,道路狭窄,两侧是白桦和松树。雪刚化完,地面还有冰印。林场的工人穿着旧棉衣,正在清理倒木。一个年轻人告诉我,他们冬护林,春种苗,夏修枝,一年到头没闲月。“这林子要是荒了,水土都跟着坏。”他得朴实,却让人听得踏实。
我跟着他们往山上走,远处能看到县城的轮廓。桦川的特别开阔,云层低,颜色淡。那种辽阔的景象,很像一张还没写完的画。
傍晚回到旅店,窗外的已经暗下。街灯一盏一盏亮起,雪光被照得温柔。我在桌上摊开笔记本,写下今的记录:
桦川是土地的县。人靠地活,地靠人养。这里的生活简单,节气清晰,春耕秋收,一年一回。黑土像老饶掌纹,厚实、诚实。人东北的冬冷,可桦川的人心热。
夜渐深,我合上笔记本。窗外传来远处拖拉机的声音,像在提醒我:土地还醒着。
——
下一站,我准备去富锦县。听那里靠江更近,稻田连成海。有人富锦的日出是黑龙江最美的。我想看看,那晨光照在水田上的样子。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毕业后打工日记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