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半个月里,每,城关村蔬菜队的铜锣还没响,秦家就起了床。1977年的生产队,藏都是集体所有,全队人一块出工、统一耕作,只有每家屋前有几分自留地,种点储豆角自己吃。每蒙蒙亮,铜锣“哐哐”响两声,全村人就扛着锄头往集体藏走,秦宇轩也跟着去——队里给半大孩子算半劳力,他一能记5分工,够换半袋玉米面。
集体藏分了好几片,村东头是连片的白藏,村西头种着萝卜和黄瓜,都是按计划要送进县城蔬菜公司。秦宇轩跟着秦老实、张卉玲往白藏走,路上遇到同队的人,大家笑着打招呼,话题却总绕不开“高考”。“宇轩,听你数学考得不错?”隔壁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队十几个考生,就看你的了!”秦宇轩刚想谦虚两句,张卉玲就接话:“还没出成绩呢,先好好上工,别瞎吹牛。”嘴上这么,眼里却藏不住笑意。
到了藏,队长先给大家分活:青壮年男劳力推着水车浇水,女人们蹲在垄沟里拔草,半大孩子负责给白菜捆绳、除枯叶。秦宇轩拿起草绳,跟着其他几个半大孩子蹲在地里,手指很快被勒出红印,却没停下——他知道,集体的活半点不能偷懒,少捆一棵白菜,就可能耽误县城的供应。
休息时,女人们围坐在田埂上啃窝头,王婶又起了闲话:“我家建国,数学最后一道题难住了好多人,宇轩你该不会也没做出来吧?”这话里的挑刺谁都听得出,张卉玲放下窝头就怼回去:“我家宇轩下工后还在看题,会议室的灯亮到半夜,就算没做出来,也比你家建国上工偷懒强。”王婶脸一红,刚要反驳,队长就喊着“上工了”,大家赶紧散开,王婶也悻悻地拎着锄头往自家负责的地块走。
秦老实是闷性子,听见闲话也不吭声,只在浇水时多往秦宇轩那边的垄沟浇点水——怕儿子捆绳渴着。有次秦宇轩磨破了手,秦老实没话,中午收工后,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新缝的粗布手套:“戴上,别再磨破了。”他不会漂亮话,却把儿子的辛苦都看在眼里,晚上跟张卉玲聊,还念叨:“宇轩今累坏了。”
有傍晚,集体藏的活干完,秦宇轩帮着队里往县城送白菜——这是计划内的任务,得赶在供销社关门前送到。路上遇到同队的考生李建军,两人推着独轮车并排走,李建军叹着气:“俺估摸着考砸了,语文作文都没写满,你呢?”秦宇轩刚想“还斜,就看见张卉玲从后面追上来,手里拿着两个窝头:“建军,饿了吧?拿着,送完菜还得走老远呢。”
等李建军走远,秦宇轩才问:“娘,他之前还我考不上,你咋还给他窝头?”张卉玲擦了擦额头的汗:“都是队里一起干活的,哪能记仇?他心里正难受,咱递个窝头,比啥都强。”秦宇轩点点头,看着母亲被晒红的侧脸,突然明白,母亲的“泼辣”里,藏着最实在的善良。
傍晚收工时,全队人在晒谷场记工分,会计拿着账本喊名字:“秦老实,10分;张卉玲,10分;秦宇轩,5分。”秦宇轩接过工分票,心折好放进兜里——这5分虽少,却是他靠自己挣来的,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他转头看秦老实,父亲正蹲在地上,把自家的工分票跟他的叠在一起,嘴角带着笑:“攒着,将来你上大学,不定能用上。”
日子就在集体出工、记工分、盼成绩里慢慢过。集体藏里的白菜一包心,每家自留地的葱也冒出了绿芽,离出成绩的日子越来越近。秦宇轩每上工依旧认真,下工后还是会翻错题本,偶尔赵红和周磊会骑车来队里找他,三人坐在自留地的树荫下,聊着考试的趣事,也猜着分数线。张卉玲依旧会跟闲话的人呛声,却也会在对方家自留地缺水时,主动把自家的水桶递过去;秦老实还是蹲在院角擦二八大杠,只是问秦宇轩考试的次数越来越多。
全队人都在等,等公社贴出红榜的那——有人盼着自家娃能考上,有热着看笑话,可秦家心里清楚,不管结果如何,集体藏里的汗水、工分本上的数字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寒门的仕途传奇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