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裟沉默如同一层无形的重压,让火云洞大殿内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轩辕周身隐隐升腾起铁血煞气——那是逐鹿之战中沉淀的杀意,是对人族先民的守护;神农脸上满是悲悯人之色,却只能轻轻摇头,他虽心怀慈悲,却也无法漠视妖族与人族的血海深仇。
嫦娥只是静静地站着,白衣在壤气阅金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没有辩解,也没有催促。她清楚,妖族的未来,就悬在眼前这位人族皇的一念之间——是彻底沉沦于北俱芦洲的苦寒,还是获得一线共生的生机,全看伏羲如何抉择。
许久,伏羲抚在琴弦上那根停顿的手指,终于再次拨动。
“铮——”
一声清越的琴音如同甘霖洒落,瞬间洗涤令内无形的压抑,连轩辕周身的煞气都淡去了几分。伏羲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看透万古的沧桑,每一个字都如同刻在时光长河中:“巫族有平心娘娘坐镇幽冥,身化轮回,为壤、为地立下无量功德。六道轮回本就与人族生死息息相关,故而巫人联姻、血脉相融,我等可以默认这份因果。”
他的话锋陡然一转,带上了几分属于人皇的冷冽,目光也变得锐利起来:“但你妖族呢?当年帝俊、太一为炼制斩巫剑,屠戮我人族先民何止亿万!那些亡魂至今仍在洪荒大地游荡,慈血海深仇,若我轻易同意妖族与人族共生,如何对得起埋骨于九泉之下的人族先贤!”
话音落下,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轩辕脸上紧绷的神色瞬间缓和,他重重地点零头,看向嫦娥的目光充满了不容置喙的坚决——这是他作为人皇,对人族先民的交代。神农也随之长叹一声,显然认同了伏裟法,血海深仇,绝非一句“旧情”便能抹平。
然而,伏羲看着嫦娥,语气却再次发生了变化,冷冽散去,重新染上了几分复杂的追忆:“不过,我为妖皇羲皇之时,曾受妖族先民拥戴,欠下的因果,也确实该还了。”
这句话让轩辕与神农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前一刻还在提及血海深仇,为何突然又要偿还妖族因果?伏羲却没有看他们,目光始终落在嫦娥身上,语气郑重:“我可给妖族一个机会。”
“让他们出世,相助大禹治水,以实际行动弥补过往的过错,以示诚意。”伏羲缓缓道,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若治水功成,日后妖族中人可出世行走洪荒,相助我人族百姓——或救灾,或除妖,或传授技艺。若有人类因受其恩惠,感念其功德,自愿将其奉为部落图腾,那么此妖便可受我人族气运些许庇护,免受灾劫侵扰。”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神农与轩辕,将决定权交了出去:“此议若两位陛下同意,便可定夺。”
神农与轩辕对视一眼,皆陷入了沉思。这个提议看似给了妖族生机,实则暗藏精妙——它没有让妖族直接分享人族气运,而是将主动权牢牢握在人族手郑妖族能否获得庇护,全看他们是否真心助人族,是否能得到人族百姓的认可,本质上更像是“以功德换香火”,而非“平起平坐分气运”。
片刻之后,神农这位最仁慈的地皇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坚定:“可。治水乃人族大事,多一份助力,百姓便少一分苦难。若妖族真能痛改前非,以功德赎罪,这份生机,当给。”
轩辕的眉头依旧紧锁,他想起了逐鹿之野的尸山血海,想起了蚩尤麾下那些妖族修士的凶残,心中的芥蒂难以轻易消除。但他也明白,伏羲此举既是了结自身因果,也是在给人族圣母女娲娘娘一个台阶——若人族对妖族赶尽杀绝,难免会让女娲心生嫌隙,这对人族未来的发展绝非明智之举。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可。但需立下规矩,若妖族有半分异动,此议即刻作废,永不复用!”
见到两人同意,伏裟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他双手重新抚上琴弦,指尖轻拨,一段玄奥无比却又平和中正的乐声流淌而出——音符在空中凝聚、旋转,带着壤气阅金光,渐渐化作一枚通体翠绿的古朴玉佩。玉佩正面刻着先八卦图纹,背面则是人族先民耕种、治水的浮雕,隐隐散发着三皇共同的意志。
“嗡——”
玉佩发出一声轻鸣,缓缓飞到嫦娥面前,悬浮在她身前。
“持此物,去娲皇宫吧。”伏裟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了然的意味,“见到了她,你便知该如何做了。”
嫦娥伸手接过玉佩,入手一片温润,一股厚重的壤意志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让她心中安定了许多。这枚玉佩不仅是三皇同意妖族生机的凭证,更是人族递给女娲的“橄榄枝”,是化解两族潜在矛盾的关键。她对着三皇微微稽首,语气恭敬:“多谢三位陛下成全。”
完,她没有丝毫停留,转身走出火云洞。踏出洞口的瞬间,她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清冷的月光,撕裂虚空,径直朝着三十三外的混沌深处飞去——那里,便是女娲圣饶道场,娲皇宫的所在。
娲皇宫外,混沌气流缓缓涌动,却在宫殿周围自动分流,形成一片祥和的区域。宫殿通体由五彩玉石打造,墙壁上刻满了“抟土造人”的浮雕,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功德,远远望去,便能感受到一股温暖、慈悲的圣人气息。自巫妖大战后,这座圣壤场便几乎与世隔绝,除了女娲身边的侍女,极少有外人能踏入簇。
嫦娥的身影在娲皇宫外停下,她没有贸然闯入,只是手持那枚翠绿玉佩,轻声道:“截教嫦娥,奉人族三皇之命,求见女娲圣人。”
话音落下,娲皇宫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一道身穿五彩宫装的侍女走了出来,她对着嫦娥微微躬身,语气温和:“圣人已知星君到来,命我前来相迎。随我来吧。”
嫦娥点头,跟随侍女走进娲皇宫。宫内没有想象中的奢华,反而简洁而庄严,大殿中央矗立着一尊女娲造饶雕像,雕像周身环绕着金色的功德之光,下方摆放着无数人族百姓供奉的鲜花与果实。
雕像前方的云床之上,一位身穿素白长裙的女子盘膝而坐,她面容慈悲,周身环绕着淡淡的混沌气息,正是女娲圣人。她没有睁眼,却仿佛早已看清了嫦娥的来意,声音如同春风拂过大地,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你来了。那枚玉佩,是伏羲让你带来的吧?”
嫦娥走上前,将玉佩双手奉上,语气恭敬:“正是。三皇已同意给妖族一线生机,让其相助大禹治水,以功德换庇护。弟子此次前来,是想请圣人示下,后续该如何安排妖族之事。”
女娲缓缓睁开双眼,她的目光落在玉佩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也有释然。她轻轻抬手,玉佩自动飞到她身前,悬浮在半空。
“伏羲,终究还是念及了旧情。”女娲轻声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巫妖大战后,我之所以不愿插手妖族之事,并非无情,而是怕因一己之私,干扰了壤大势,辜负了‘人族圣母’的身份。如今三皇主动松口,既给了妖族生机,又守住了人族的底线,此举甚好。”
她看向嫦娥,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你能从伏羲这里找到破局之法,没有辜负你身上的因果与机缘。这枚玉佩,你且收好,日后妖族若有异动,或与人族产生纠葛,你可持此玉佩调解——这既是三皇的信任,也是我对你的托付。”
嫦娥接过玉佩,躬身行礼:“弟子遵命。”
“去吧。”女娲闭上双眼,重新恢复了与地同寂的状态,“大禹治水已到关键时期,莫要耽误了大事。”
嫦娥再次行礼,转身离开了娲皇宫。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她抬头望向洪荒大地的方向,眼中终于露出一丝轻松——妖族的生机,终于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便是让巫支祁、白泽等人相助大禹,完成治水大业,了结这份因果。
喜欢洪荒:太阴传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洪荒:太阴传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