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照进政务厅,艾琳正翻阅一份试点县的改革总结。书记官站在一旁,低声汇报昨夜收到的消息:那封联名信又传到邻四位老臣手中,但对方尚未签字。
她放下文书,抬头问:“工部副参事提交的流程简化建议,可已转交筹备组?”
“已转交。”书记官答,“他还主动提出在本部试行预审岗。”
艾琳点头。她知道,有些人开始动了。但真正的阻力不在这些摇摆之人,而在那些仍紧握旧规不放的人。
她起身走向议事殿。今日她要开一场会,不设议程,只谈问题。
几位保守官员陆续到来。陈元虽已被调离实权岗位,但他曾影响的几人仍在。他们入座时神情拘谨,有韧头看手,有人反复整理袖口。
艾琳坐在长桌主位,没有开场白,只:“你们有话,现在可以。”
工部一位老参事先开口:“我怕地方执行走样。新规太快,下面没学明白,容易出错。”
刑部一人接道:“老吏用了三十年的老办法,突然不用了,他们觉得自己被嫌弃。”
又一人:“百姓也不懂新流程。有人去报灾情,跑了三趟才办成,反官府折腾人。”
艾琳听着,一一记下。她:“你们担心的不是改革本身,是改得不好伤了百姓。对不对?”
几人沉默片刻,有茹头。
她将笔记合上,当场命书记官誊抄成册,命名为《改革疑虑实录》。她:“这份记录,明日就贴在各府衙门外。让百姓看,也让他们评。若他们觉得新政扰民,我们改。”
众人意外。
她继续:“我不需要你们闭嘴支持。我要的是真问题,不是假顺从。你们若真为百姓着想,就该把担忧出来,而不是躲在背后写联名信。”
屋里安静下来。
有韧头,有人皱眉。那位工部老参事嘴唇微动,最终没话。
会后第三日,艾琳启程前往北境三个试点县。她未带仪仗,只率几名随从轻车简校
第一站是青石镇。当地县令组织了一场春税申报演练。老吏与年轻参事同席操作。旧法需半月完成的流程,在新规下压缩至三。系统自动校验错误,差错率下降七成。
一名跟随三十年的老吏亲眼看到自己经手的文书被快速处理,双手微微发抖。他忽然站起,走到年轻参事面前,低声问:“这法子……能教我吗?”
第二站是柳河县。这里曾因审批积压引发民怨。如今设立限时办结岗,三十件旧案十清完。百姓排队时间从半缩短到两个时辰。
晚间座谈,一名老主簿:“我们不是不想改,是怕改错担责。现在有了过渡培训,心里踏实些。”
艾琳:“责任不会少,但方向要变。拖着不办是失职,办错了可以改,这才是活的制度。”
最后一站是西岭工坊区。这里涉及铁器运输许可,正是此前被卡住的文书之一。她查看最新一批申请,发现全部在四十八时内批复完毕。
工部那位未签字的老臣也随行至此。他看着仓库外有序通行的车队,终于开口:“我原以为,祖制稳当。但现在看,稳当不等于有效。”
艾琳没有回应,只递给他一份《实录》副本。
回程路上,书记官带来消息:联名信停止传递。四位老臣中,三人已向筹备组提交整改建议,一人称病告假,再未参与密议。
几后,外国使者伊尔凡求见。
他在外交宴席上曾多次观察艾琳,眼神复杂。这次见面,他直道:“你给了太多时间。对付顽固者,何必讲理?一次问责,就能震慑全体。”
艾琳静听。
他:“一把火烧尽朽木,新林才能生长。仁慈换不来忠诚,权力需要恐惧来支撑。”
艾琳摇头:“火能烧掉旧东西,也能毁掉新希望。我要的是人愿意改,不是被迫闭嘴。”
伊尔凡盯着她看了很久,最后:“那你得一直盯着。一旦你松手,旧规矩就会回来。”
他离开后,艾琳回到政务厅。
她翻开最后一份试点报告,上面写着:“所有部门均已提交整改计划,新规执行率达百分之九十二。”
她提笔在页末写下批语:“自即日起,制度改革筹备组转入常态化运作,由财政司牵头,每月汇报进展。”
然后抬头对书记官:“通知财政司,明日议程加一项——振兴商路方案。”
书记官应声退下。
艾琳将报告归档,目光落在桌上那份《改革疑虑实录》上。封面已被翻得有些磨损,边缘起了毛边。
她伸手抚平一角,窗外传来换岗的脚步声。新的轮值名单已经生效,旧人已退,新人上岗。
政务厅内光线明亮,长桌整齐,文书堆叠有序。
她拿起下一卷文件,打开第一页。
喜欢雪灾为奴,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雪灾为奴,逆袭成王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