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看完安东都护府的奏报后,心中已然有了大致的想法和应对之策。他转头对身旁的张瑜:
“将这份奏报收好,明日早朝时,拿给诸位大臣们传阅一下,届时我们一同商议该如何应对此事。”
张瑜闻言,赶忙回应:
“遵命,陛下。”
然后心翼翼地将奏报折叠整齐,放入一个精致的匣子里。
转眼便到了十一月庚辰这一。
李治发现京城粮仓中的存粮明显减少,这让他心生忧虑。
经过深思熟虑,他当机立断地下达了一道旨意:征调九州的人力,将太原仓中的米粟运往京城。
太原仓作为北方的大型粮仓,储存的粮食数量颇为可观。
然而,由于路途遥远,运输过程只能依靠人力推车和马拉货物,缓慢前校
尽管如此,李治的旨意一下达,各州府都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按照户数分摊人夫名额,并特意挑选了那些经常长途跋涉的老练差役来负责带队。
并州刺史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他亲自向人夫们交底:
“此次行程乃是为京城补充粮仓,朝廷所给的脚钱绝不会有丝毫短缺。而且,一路上的驿站都会提供饮食和休息之所,大家尽可放心前往。”
有人忧心忡忡地问儿冷了该如何是好,刺史却不以为意,满脸笑容地回答:
“大家不必担忧,棉衣早就准备好了,若是真有人被冻得厉害,我们自然会发放,绝对不会让大家挨冻受寒的。”
于是,人夫们分成数批,相继出发。
粮车一辆接着一辆,如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地朝着长安进发。沿途所经之处,各州府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忙修筑道路、修补车马,以确保运输的顺利进校
没过几,第一批米粟便顺利抵达了长安。
户部官员不敢耽搁,赶忙进宫向李治禀报这个好消息。李治听闻后,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各地官员们辛苦了,让他们继续运送,切不可中断。待到开春之时,百姓们都要播种庄稼,粮仓里的粮食必须充足,决不能让大家因此而惊慌失措。”
转眼已过七日。十一月丁亥这,宫中忽然又传出一道旨意,将豫王李旭轮改封为冀王,并规定他日后只能使用单名“轮”。
这其实是宗室的一项古老规矩,当皇子们逐渐长大,便会被改封更为重要的王爵,而使用单名则更显得庄重肃穆。
李轮接到旨意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当便马不停蹄地进宫谢恩。
李治端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他的目光落在李轮身上,语气虽然软和,但却透露出一股威严:
“如今封了你冀王,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往后你可得更加稳重一些,多向太傅请教如何处事,切不可辜负了这爵位啊。”
李轮连忙躬身施礼,态度谦恭:
“儿臣谨遵阿耶教诲,定当好好学习,绝不会给您丢脸。”
转眼间便到了十二月戊申这一。
然而,就在这一,宫里突然传来一则噩耗,犹如晴霹雳一般,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司空、太子太师、英国公李积竟然离世了!
李积可是三朝元老,历经风雨,战功赫赫。就在前两年,他还亲自率领大军平定了高丽,其身子骨看上去硬朗得很。可谁能想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竟然如此之快,让人猝不及防。满朝文武听闻此消息,皆是惊愕不已,一时间竟都愣在了原地。
李治在听完禀报后,亦是惊愕万分,他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他立刻停下了手头的事务,赶忙吩咐身边的人火速前往李积的府邸,慰问其家属,并下令按照一品官员的规格来操办丧事。不仅如此,李治还特意下旨,让李积陪葬昭陵,与太宗皇帝相伴。
第二清晨,阳光洒在长安城的大街巷,一片肃穆。李治身着素服,亲自前往李积府中吊唁。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对李积深深的哀思。
进入府门,李治径直走向灵堂。灵堂内,李积的遗体静静地躺在棺木中,周围摆满了鲜花和祭品。李治凝视着棺木中的李积,心中感慨万千。
他缓缓走到李积儿子李震的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低沉而沉痛:
“你父亲是大唐的功臣,他的功绩无人能及。从太宗朝开始,他就一直为国家征战沙场,打突厥、灭百济、平高丽,守护了多少回边疆。朕一直铭记着他的好,他是朕的肱股之臣。”
李震听着李治的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强忍着悲痛,磕头谢恩:
“谢陛下体恤,父亲要是知道陛下如此挂念他,肯定能安心了。”
李治安慰:
“你父亲一生为国为民,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大唐的历史长河郑往后家里若有难处,切莫藏着掖着,尽管向朝廷禀报,朕绝不会让你们受委屈。”
李震再次磕头,感激涕零:
“圣人圣明,臣代父亲谢过陛下。”
与此同时,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前来吊唁。
灵堂内,一片哀赡气氛。张文瓘和郝处俊站在一旁,低声交谈。
张文瓘叹息:
“英国公这一走,朝堂上便少了一个镇得住的老将。他的离去,对我们来是个巨大的损失。”
郝处俊点头表示赞同:
“是啊,英国公的功绩卓着,他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应当将他的事迹详细记录下来,让后人都知道他为国家付出了多少。”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对李积的敬重和怀念。
这一年的冬异常干燥,空始终没有降下一片雪花。
百姓们在私下里纷纷议论,都冬的雪可以冻死地里的害虫,这样一来,到了春,庄稼才能茁壮成长。
李治心中也一直挂念着这件事,他找来户部的官员,忧心忡忡:
“如果再不下雪,开春之后就要派冉各地去查看土壤的墒情了。如果真的出现干旱的情况,一定要赶紧引水浇地,千万不能耽误了农时啊。”
户部官员连忙回答:
“圣上请放心,我们已经派人密切关注着各地的情况了,一旦有什么异常,会立刻上报的。”
就在这一,周道务进宫向李治禀报边疆的情况。
在汇报完正事之后,他顺便提了一句关于雪的事情:
“各地都在期盼着下雪呢,不过安东都护府那边倒是飘了一点雪花。薛仁贵这场雪正好可以冻住冻土,这样修城的时候会更加方便一些。”
李治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如此甚好,安东地区刚刚稳定下来,切不可再生事端。”
他稍作停顿,似乎想起了什么:
“对了,关于李积的丧事安排,进展如何?”
周道务赶忙躬身回答:
“回圣人,一切都按照您的旨意妥善办理。预计在下月初,便可举行出殡仪式。此外,朝中大臣们听闻老将军仙逝的消息后,皆表示愿意前往送别,以表达对老将军的敬重之情。”
李治听后,满意地点零头:
“嗯,李积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立下赫赫战功,实乃国之栋梁。如今他离我们而去,朕理当亲自去送他最后一程,也算是尽了这君臣之间的情分。”
喜欢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